周六,约朋友一起看了《奇迹》,提前并不知道内容,只听说是一个比较励志的故事,没抱有太大期待,却感受到了力量。
电影中的主人公景浩为了凑钱给妹妹做手术,将许多的旧手机回收,拆解成一个又一个的合格零件,历经几番周折,终于凭借实力打动了出资人,最终成功赚到了治病的钱,后来创业成功,成为大公司的CEO。电影总是理想化的,机遇、能力、时代都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其中的力量却最为动人,这种力量造就了奇迹,而所谓的奇迹,是普通人想象不到的事情,从一贫如洗到荣华富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为什么这个故事会令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呢?当景浩回收了一大批旧手机,想通过翻新赚钱时,国家却正好出台了打击倒卖手机的政策,别人劝他认命,他狠狠地说“认个屁”;当公司的老总对他不理不睬,他即便受伤也要坚持追上老总的火车,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当因追赶偷手机的小偷手指被折断时,警察问值得吗?景浩虽小声但却目光坚定地说“值得”。这就是力量所在,从始到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处于多深的泥淖,他从未放弃,一直在奔跑。这力量的来源,我想,是因为他想法单纯,目标唯一。因为他只想挣到钱给妹妹治病,从头到尾,都只有这一个目的,没有任何杂念。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因为清醒,所以从未跑偏。
想法单纯,目标唯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大部分人可做不好。快毕业时,有的同学既在准备考研,又在准备考公,又同时准备着投简历找工作,最后却哪个也没考上,哪个也没做好。为什么呢?因为太贪心,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既想考上研,又想找到满意的工作,而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鱼和熊掌都想要,却反而都没得到,荒废了将近一年的岁月。普通人能把一件事做好做极致尚且不易,更何况同时做两件甚至多件,要么顾此失彼,要么哪一个都很一般,没有突出。奇葩说辩手傅首尔从小就有一个作家梦,工作后没日没夜地写博客,给杂志投稿,后来结婚、生子,即使在经济条件最差,产后抑郁最难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过写作,正是因为目标唯一,太想成为作家了,所以傅首尔始终坚持的写作终于在多年后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我们一定听过豹子追羚羊的故事:猎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一只羚羊猛扑过去,羚羊跑得飞快,但豹子跑得更快,在中途中,猎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在旁观望的羚羊,专注于最初瞄准的那一只,最后羚羊累级了,豹子一口猛扑过去……这个故事其实还有这样一个版本:猎豹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一只羚羊猛扑过去,羚羊使出了生命的力量在奔跑,因为它知道,只有不停地奔跑才可以救命,慢慢地,豹子慢下来了,心里想,我还有那么多羊可以吃,何必只专注于这一只,最后羚羊成功逃脱。
两个开头一样的故事,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结局,而最终获胜的那一个,始终目标唯一且坚定。回想历史中大多有非凡成就的人,不管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他们总能坚定一个目标,忠于一种事业,然后,终其一生去追寻。
我们有时候想要的太多,既想工作中取得成绩,又想多考几个证书,还想副业多赚点钱,忙忙碌碌一整年,细细盘点,获得的远没有应得的多,原因就在目标太多,瞻前顾后,跑着跑着就偏了,每一个方向都没有走到尽头。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像伟人一样,成就一番前所未有的大事业,也可能不会像电影中的主人公一样幸运,成为上市公司的CEO,但是我们可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确最真实最强烈的欲望,在任何时候坚定这一目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这唯一的想法,将军赶路,不追小兔,做任何决定都是为主目标服务。
如何将目标唯一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呢?我总结了三点,与大家分享:内心不动摇、行动不拖延、遇事不放弃。
内心不动摇,拥有适合且唯一的目标
如果你的目标是考研深造,就抛开一切,一心只想考上研究生,别人的工作再好,也终究不是你的人生;如果你的目标是赚钱,那就要不断地为自己镀金,用证书和实习亮化简历,为你敲开最好工作岗位的大门,别人保研考研与否,也与你无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赛道。
行动不拖延,用自律换自由
大部分人的目标止于思考,毁于行动。每次的“deadline”虽然也能赶得上,但耽误的,终究是自己的人生,一次又一次的拖延会将我们的热情与向往消磨殆尽。将时间最合理、最高效地运用,用最多的时间来实现唯一的目标,每一天,都要离你的梦想更近一步,而不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遇事不放弃,最难也要坚定初心
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能会因为能力不够一时做不到,可能会因为意外发生被中断,也可能因为父母家人都劝你走另一条看起来更轻松的路……种种原因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即使如此,如果目标足够坚定,就要去解决问题,扫清障碍,哪怕是一条奄奄一息却在岸边挣扎的鱼,扑腾到水里了,就可以活下去。
木心在《从前慢》中说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也许我们的一生会爱好几个人,但是做好一件事,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