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解脱,因为心里有所谓的“放不下”。
放不下的,是什么?
第一,认识上,尚未搞清的问题。
第二,感觉上,尚未饱满的体验。
当一个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不再有任何疑惑,就能够在认识上不执著。当一个人对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怨情仇……都经历了饱满体验,就能够在感觉上不执著。
解脱,是认识和体验的圆满。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也很普通,随处可见例证。孩子三岁时,对喜欢的玩具,执著程度很高,睡觉都得放在枕头边。孩子长到六岁,再看到那个自己三岁时曾经迷恋的玩具,就会视若无睹。认识上的透彻和体验上的完整,让这个孩子很自然地完成了对这个玩具的解脱。
所以,我有理由这样说,所谓的“了无牵挂”和“超然心态”,它们都是“全然投入”和“深度体验”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