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午参加了外婆的葬礼,就是通俗讲的“送丧”,下午回来看了《寻梦环游记》,真是应景。
其实我的记忆中并无多少外婆的印记,我作为外婆八个子女中最小的女儿的孩子,自出生起就无法苛求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在众多孙子女中给予我额外的关注。妈妈说我还很小的时候外婆带过我一个月的,究竟多小呢?大概小到我的脑子里完全没有存下这一个月的记忆吧。
没有多少亲密接触感情交流,自然对外婆的离世也无浓烈的情绪。但只是想到自此我的母亲便没了妈妈,加上她自小六七岁的时候就已失去了爸爸,从此她彻底失去双亲了——即使外婆卧床到离世前母亲并不是特别勤于看望她,我便觉得哀凉,忍不住鼻子发酸。
外婆去世时享年90,算是高寿了。但我常想,如果活着,身体不好享受不了物质生活,子女亲朋不常在旁体会不到感情温暖,那活再久也只是活着。正如依照旧习传统要给去世的外婆诵经摆场,各种丧礼队、诵经班、腰鼓队、花圈电子花圈,他们的登场于外婆又有什么意义?只不过是活人的自我安慰,仿佛这仪式热闹一点,就弥补了自己在逝者生前的缺席和失责。
然而这些话这些反思也只能放在死者已矣之时,若在生前,这承诺一出口便要坚持到一个未知的期限,于很多人,很难。而那些真正能够做到的,真到逝者已逝,依然会悔恨自己做得不够。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这热闹一番之后,我们便唯有在时间长河中,在零星瞬间,回忆起故人,这频率和强度,也随时间流逝而降低和减弱。
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在看《寻梦环游记》时落泪。不是出于感同身受的对逝者的思念,而是对“遗忘”的悲伤,被遗忘,是真正的死亡。
子女无论长多大,多老,父母尚在,就始终是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宝宝。当父母离世,才是真正的“长大”了吧。对父母最好的回应,大概就是永远记住他们,让他们在“那个世界”继续存在下去。
外婆离世前卧床的日子,母亲和阿姨们对待她就像对孩子,一开始是用对孩子说话的语气,跟她打趣,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扶着她上厕所给她洗澡更衣,到后期只能半抱着喂饭喂水,时不时拉她的手跟她聊天。外婆也从一开始的咿呀回话,可以独立靠坐在搀扶下行走,慢慢发展成只能发出囫囵不清的声音,抬不动手只剩眼珠子可以转动。这像极了婴儿的逆生长,就像《返老还童》里一样。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也许就是如此,我幼时你哺育我迎我来世,你老后我搀扶你送你离开。
只希望母亲慢慢熬过这“成长”的阶段,慢慢放下自怜和悲伤,但愿我也能在日后,成长成可以照顾她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