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出有因,组织的安排在这一天把我们“邀”进了电影院,不曾料想,也阴差阳错地创造了我迄今为止所有观影记录中最黑暗的记录,瞄了眼时间,将将半小时,当然,这其中还有碍于面子挣扎着的10分钟。标榜着的“弘扬主旋律”就像热闹市场上挂着的牌匾,免不了你会被其吸引,查了查背景资料,倒也真的是如假包换的官方正统出品。可作为受众,最质朴的接受者,如果非要给一个评价,那简直无疑就是大银幕灾难般的存在。我称其为噩梦并不仅仅局限于在那短短半小时里的各位演员尴尬至极迷之演技,而更在于是它就像一道绳索,生硬地将你捆绑,然后打算往你的脑子里生塞硬灌那原本极易理解并不难以接受的主题思想。
今年国庆黄金档,三档献礼片我看了其中的两部。尽管或多或少也由于资本的涌入,这种本着歌颂祖国强大亦或是着重刻画伟大英雄人物的特定电影偶尔也会在某些特别时间段让你会心一笑,但本质上他依然保留着电影发展之路上所不断进步所留下的足迹。我们当然知道中国机长中那团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的惊悚雨云来自于合理的艺术加工和电脑设计的科技加成,但作为受众,我们还是认为这是能够被接受的,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下甚至它可以打破真实的局限成为“银幕里的真实”。对比,是骗不了人的,当两样东西摆在你的面前,你的心里一定会有一个答案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我更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这是主观意识的淋漓体现,也是你真正所培养的艺术审美所作出的真实选择。有点残酷,但若是这种相应题材的弘扬主旋律电影日后希望有所进步,那必然,仍然有着漫长而曲折的发展之路。或许,这更是必由之路。
进场时由于一些事,卡着点差不多压轴才到,放眼巡视,倒也是黑压压的一片。这本应是一件好事,不虚去细究这背后的具体原因,起码会有这样那样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去试着接近文化,感悟文化。至于能否接受,这向来得由作品本身来衡量。很遗憾,仅仅过了分钟,片头一过,我的周遭便开始骚动,或而攀谈,或而掏出手机,尽现眼前的众生相就这样把原本畅想的美好崩个细碎。我实在难以理解,为何一部弘扬主旋律的电影,看起来更像是日常人们掏出手机就可以记录的视频,以及当女主人公第一次初识残疾男主人公的当天便两眼放光心神不宁当晚便彻夜无眠的诡谲剧情。似乎更为糟糕的,是仅仅这样一部影片,在短短半个小时内便融合了城市宣传片、风景介绍片、家乡写实片、爱情偶像片等等多部题材于一身,直接整合成了一部变形完成的全方位高精尖作品。你实在无法辨别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魔幻作品,而当你努力说服着自己再坚持多一点的时候,几位主演和配角再给你来上一击重击,直接打消你所有的期待。
简单查阅了一下这部影片的全部信息,这本是一部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推出的感人之作,其中还邀请到了四届残奥会金牌得主,打破世界纪录的残疾运动员出演,预想之中这应是一部难得的反映残疾人题材的正能量电影。但很遗憾,还没坚持到教练出场,大批的观众便早已失去了兴致。可想而知的,这所谓的弘扬主旋律的效果,便无需再多说了吧。
我认为,作为文艺创作者,最先应该明白的最质朴的道理应是也许摆在你面前的广大受众像白纸一样等着接受讯息,等着被各种颜色渲染,等着去描绘色彩缤纷的画卷,但他们从来不是傻子,不是用绳索捆缚着就可以直接往肚子填充饲料的填鸭。传递价值,传播思想是目的不假,我们需要合理利用手中的资源,有效利用最实用的载体,也许是短片,也许是纪录片,也许是大银幕,这不假,但我们必须在传播之前将受众摆在尊敬的地位,而非糊弄他们,戏耍他们,否则为什么不干脆组织一大波人全部坐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直接循环播放每年的感动中国呢?
创作作品,很难,创作一个好的作品,更难。但粗制滥造,随意了事,却一点也不难。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灯亮了,人散了,爆米花洒落了,可,你要弘扬的主旋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