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感恩不是回报2018-07-30
回报:别人帮了他一定想要帮回去,感恩则不一定要帮回去,但是遇到相同类型的苦难时都懂得帮助或许别人并没帮他懂得的!感恩不是交易!
感恩就是对于别人施舍的回报,当我们没有受到别人的施舍时,我们也不需要感恩。
若把感恩只定位于此,则感恩不过是一种利益交换。准确地说,这种感恩虽然是需要的,但尚不是感恩的最高义,因为这无助于人之德性培养与感发。
感恩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人的德性,由此,感恩之最高义一定不是别人现实的施舍,而是形而上的,精神性的。
这意味着,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根本内在地包含有一种感恩意识,即只要你是人,你就应该,而且必须,同时能够拥有感恩意识,因为这是人性本有的机能。
如果别人帮助了你,是不是一定要回馈回报他?
感恩一个人是需要回应,并不是单指回报!是需要你带动影响更多的人才叫做感恩!
如果我们懂得感恩,就不会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事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家庭妻离子散,我们每一个人也就不会有那么都得烦恼和痛苦;懂得感恩就不会因物质的丰富,精神却越发的空虚;感恩生命带来的一切,哪怕是痛苦的经历也该感恩生命,正因有了痛苦,我们才能感受快乐。
生活中,我们要感恩那些与你为敌的人,使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敌?什么是友?让我们更加珍惜友谊;感恩那些蔑视我们的对手,没有他们的蔑视和贬低,就激不起我们的斗志,我们就不会有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感恩那些恶语中伤我们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菲薄,我们就不会重视他人的感觉;感恩哪些失信于你的人,使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信守承诺的意义;感恩那些在爱情的蜜语中欺骗我们的人,使他们让我们看清了骗子的嘴脸,懂得珍惜来自不易的爱情;感恩我们曾经的失败,是它让我们明白了,一失成千古恨的含义。感恩夕阳西下,才知道晨阳的可贵,闭上眼之后,睁开眼看见的又是崭新的世界。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懂得感恩,就可以使我们忘记烦恼,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现实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应该时时刻刻的感恩生活,让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如果你不懂得感恩生活,不懂得去珍惜你身边的人,不珍惜每一次到手的机会,那么,你最终将会落个一事无成、众叛亲离!人生感恩的理由有无数,但不感恩的理由却只有一个——忘恩负义。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受到惩罚的只能是自己。如果我们懂得感恩,失败时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不幸的时候,会得到他人的慰籍。
14.人类最大的自私是公益2018-07-26
自私与美德怎么还就有关系了,公益如何能自私?
贪财好色、贪生怕死、追求名利,这是十分正常的,这是人性,问题是追求的方式实现的方法不要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和法律的底线。 人类头脑和思想是宇宙的光荣和奇迹,也是宇宙的耻辱和灾难,人类的思想拥有巨大的力量,然而它也经常出问题,做出各种错误的认知和判断,它还极易被他人操控,若是受到足够高明的人或政府的心理操控和洗脑,人类会做出各种疯狂而匪夷所思的可笑、可怕、可悲的事情。
当一个人自私,为自己而生,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幸福而努力时,理性才成为必须,理性才可能更为强大。当一个人自私且试图过有美德的生活时,秩序变成为必须,法治便成为趋势。
对于公益,没有理性,公益便可能成为公害,而没有自私,必然理性缺位,权利缺位,道德缺位,任何的公益,其结局一定是公害,大善则大魔,大圣则大盗。
所以做个好人,就得行善,必然得理性智慧;要理性智慧,必得发端自私,坚守自私。
无数的事实证明,通往地狱的道路由美好的愿望铺就。而要到达天堂,唯有自私激发理性,理性驾驭自私,走理性自私的道路。
那我们做一个清醒的公益人,要做公益,就一定要做自私的公益。
故事:
5.12地震,学校临时搬迁到了幼儿园去上课、住宿,这样离厨房就有100多米远,并且要通过一段公路,学校考虑同学们的安全,就决定每天给学生送饭送水,学校并没有安排谁送谁不送,可他就这样坚持给学生端饭送水,顿顿不断,天天坚持,就这样整整坚持一年。也没有得到学校半分补偿,而其他老师呢?有的偶尔端一次,有的就根本不过问,知道的人讥刺他说:“你那么辛苦干啥啊?”他却说:“你不懂,这是为我自己好,活动一下筋骨,好多吃两碗饭。”这又是一种何等豪迈的自私啊!
这样做实际是为自己,小而言之,是为了我的生存,为了单位发全我的薪水,大而言之,是为了我自己的声誉,为了我的名声。”这真是一种何等崇高的自私啊!
15. 做义工有时我也心力憔悴2018-06-06
负面影响:
最常见的就是给那些贫困家庭送基本生活用品,送了米面油之后,蛮多一些人就开始间接或者直接开口要家具和电器,甚至钱!如果没有实现,态度立马冷淡,一副很勉强的样子收下那些基本生活用品,好像义工都欠了他们一样。
还有些孩子,买了零食玩具给他们后,在接下来的交流聊天里,不知道是受大人唆使还是自己提出的,直接开口要新手机和电脑或其它奢侈品,理直气壮毫不羞涩,如果拒绝就立马不理人跑开了。。。
还有些外来工或留守儿童子女,家庭贫困却根本不愿意读书,对外一致宣称家庭困难读不起书,问题是都帮着安排了学校减免了费用,还有暑假也安排了免费的学习兴趣班,但这些孩子根本没心思学习,成绩永远是最后的那一批,经常旷课逃学,很多恶习,嚣张跋扈油盐不进,小小年纪抽烟打架拍拖泡网吧,家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管。
当初做这些只是想着业余时间能帮助别人自己也感到满足快乐,实际情况却是明明出钱出力想帮人,别人却总认为这是你欠他的是你必须做的,而且永远没法达到别人的要求和目标,忙碌一场,回头再看,除了一些些小感动,还有大把的无奈和闹心。
积极的影响:
每当面对尴尬和无赖犹豫要放弃时,每当累得身心疲惫想要停下脚步歇一歇时,过后放弃不是内心想要的,只有坚持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尽管现在不如您愿。可以行动起来改善他。
既然人生赋予我选择的权利,我选择做一名志愿者,因为公益事业总需要有人付出,总需要有人去担当。所以我要感谢每一位和我一起从事社会服务的志愿者以及每一位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因为大家的参与和支持不仅仅是对我的鼓励,更是对我成长过程的鉴证和鞭策。
人们常说“助人者自助”如果您是一时的冲动来参与为社会做点体现自己价植的事那么,我们也没有可说的,放弃与否都是正常和正确的,这是您的选择!
原本不相识,也变得熟悉,原本的陌生人,也成了朋友。从志愿者的活动中想想体验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和收获了不少的朋友!那么其他的我们不必多讲了,为了这一点,为自己的坚持是好的是对的!
客观认识:
我们互学习,互努力,共付出,共奉献,原本没有的经验,也装的瞒瞒的。所以我们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工作锻炼我的思维,更磨练我的意志。使我更有能力,真心去实现人生价值,从而回报于社会。有一句话是这么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的人生。人生的价值有许种实现的途径,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对他人、社会的奉献。
当然这是我喜欢的,我中意的,我享受当中的气氛和乐趣!
安慰您的佳句:
1.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的活着,真诚的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2. 想不开,就不想,得不到,就不要,难为自己,何必呢?
3. 对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无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
4. 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5. 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相对还是公平的。放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的越多,也必须比别人承受更多.
6.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坚强,直到有一天你除了坚强再无选择。
7.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必强求。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8. 撑不住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声:“我好累”,停下来休息一下。但永远不要在心里承认说:“我不行”。
9. 知世故而不事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10.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倒你的是自己的心态。
16. 愿公益不被利诱,公益使你我可以成为朋友?2018-04-30
公益使你我能成为朋友?
问题:
有些公益活动能够被他人接受,让人感受到真诚和温暖,确实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也有些公益活动不被人接受,让人觉得是施舍、做作、虚假的表演、或者是空洞苍白的大道理,这些可能就不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了。
内心真心做公益,公益活动的确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但如果是商业利用、非自愿及怀有某种特别的企图的,就说不定了。
那就说说真心做公益的吧。首先真心想着去做公益的人肯定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懂得奉献和付出。这样的人首先不会去勾心斗角,不会去利用别人,不会去怀疑别人。那么与这样的人相处自然很简单。君子之交淡若水,而更进一步的友谊与相处却是两回事,友谊根据人的性格来的,性格合自己胃口,自然觉得很好,从而成为朋友。
怀疑:
有人就当面说:“你就会忽悠别人捐款,自己不掏钱,有本事你把房子车子卖掉用自己的钱去做公益。”批评者的意思是说公益组织用大家的钱来做公益,组织负责人收获了名利。
我们只能苦笑了:批评者不了解公益与慈善的区别。慈善更多是个人的行动,存在施与受的关系,是个人让出一部分财富或资源给有需要的人群。公益是整合社会的资源,再次合理地分配,是争取公众本该享有的基本权益。做慈善不是单纯地“救人”,而是让人学会自救。
只要是心存善念的义举均可成为公益
公益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由于公益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便可以渗透到我们的骨髓中,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只要我们心中有他人、有社会、有自然,随手便可做公益。对于每天奔波劳累的上班族,清晨走出家门便可以做公益:公交车上,主动扶一把满头银丝的邻居大妈,道一声早上好,便可以温暖他人的心窝;挤上地铁,看见主动为老弱病残孕让座的乘客,可以用手机记录下动人的一刻,上传到自己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与朋友们一同分享这份感动,向网友传递文明中国的点滴瞬间。
对于正在忙于学业的青少年,吃完早餐与父母说声再见,到校门口向值日的同学敬个队礼,进入教室向老师大声问好既是文明礼貌,也是公益之举。看见同学在学习上有困难我们一起思考,在生活中有不便我们主动递出双手,看见路边的纸屑垃圾,我们随手捡起放到垃圾桶,这些也是公益。怎么样,这样的公益是不是我们每天都在做,并不困难吧?因为他们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生活习惯。
对于退休在家的父母们,对远在异乡的孩子多一份理解和支持,把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照料好,让孩子们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就是一种公益。邻居老阿姨没人照看,咱们隔三差五将自家的饭菜端过去给老人分享,帮老人晒晒被子,扫扫屋子也是公益。遇到磕碰拌嘴的劝和几句,孩子哭了帮着哄哄都是公益。周一到周五,早晚高峰我们尽量错开时间去公园锻炼、去市场买菜,把公共交通的空间尽量留给上班族更是一种公益。
当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再也不会搞轰隆隆的一阵风,会更加关注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更加有温情、懂生活;当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再也不会关注哪个富豪又捐了多少巨款,会更加了解自身能为公益做些什么;当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就不会纠结于是否要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迹,会更加关注生活点滴,于无声处听惊雷,去做雨夜的一把伞,黑暗中的一盏小桔灯。
17.不知从什么时候,人们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审判他人2018-04-12
上海交大教授窦令成说过一句话:现在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来源于有那么一拨人,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衡量别人,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以“道德”“善良”的名义去强迫别人,来达成自己的私欲。
对待这样的人,该拒绝就拒绝,该屏蔽就屏蔽,你没有任何义务为他们的不要脸买单。
一个人,只要遵纪守法,没有对他人造成伤害,没有对这个社会造成威胁,他便不该遭受任何形式的斥责。你可以对他的行为有所不满,有所质疑,但你要做的,不是用所谓道德善良绑架一个人,而是——尊重。
我们要做善良的人,但不要做没有脑子善良的人。
要知道无知的善良里,都是藏着砒霜和毒药的。
罗素说过:“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是为了审判他人。
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不要把别人的情分,当成你的福分。不要把别人的客气,当成你的运气。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举手之劳”是别人的谦辞,而不是你用来道德绑架他的说辞。
18.道德绑架2017-12-14
什么是道德绑架呢?就是拿一个你不敢公开反对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你,来左右你的行为。
先救女朋友,说明你不孝;先救母亲,说明你对女朋友的爱不够。总之,不论选择哪个答案,都会陷你于不仁不义的境地。这是双重的道德绑架。
今天我们不是要谴责那些道德绑架别人的人,而是要帮你分析一下,为什么不能跟随别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下次,你再遭遇道德绑架的时候,也许就能更好地应对。
我们先从一条国外的公益广告说起。有一个大胡子,记者假装采访他:“我们州去年因车祸死了200多人,你觉得每年死多少人比较合适?你能接受的数字是多少?”
大胡子想了想说:“50个吧。”好,拿到这个数字之后,记者就提醒他转身。大胡子一转身,真就看到了50个人,都是他的妻子、父母、孩子、兄长、朋友之类的。
大胡子愣了,这时候记者又问他:“你觉得我们州每年因为车祸死多少人比较合适?”
大胡子马上说:“零,应该是零。”他们一个都不该死。
广告创意很好,效果也很感人。谁都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死于车祸,那作为有道德感的人,我们又怎能容忍别人死于车祸呢?所以,不论想什么办法,都应该把因车祸死亡的人数降到零。
这种推理方式,在道德世界里当然是成立的,孔老夫子说的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多道德准则,都是可以这样推己及人地推出来的。
但问题是,这个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目标,真的能实现吗?直觉上我们都知道,不太可能。
于是,就有人会说了:正因为在现实中实现不了,所以我们才要强调道德,才要在它的督促下,向尽可能完美的方向去努力。听着挺对吧?
不对。如果我们真的按照道德的要求,在它的督促下坚决地向“零死亡”的目标挺进,那结果一定是社会灾难。
我们可以设想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所有人上街都开坦克一样的装甲车。这下死不了人了,但是车买不起,油钱花不起。
第二个方法,是不允许开车,大家都走路,交通死亡也会降到零。但我们设想一下,没有汽车,多少心脏病患者将因为得不到急救而死去?整个社会的效率会低下到什么程度,多少财富会灰飞烟灭,多少人会因此陷入贫穷?
你看,按照一个人也不能死的道德指引,我们如果当真了,只有两个结果,第一是社会成本剧烈提高,第二是社会效率剧烈下降。
这两个后果,都是我们承受不了的。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说明道德可以是我们每个人行动的指引,但是它不能用在对社会目标的指引上。
为什么不能用?我们再来看一个思想实验就清楚了。
道德绑架之所以能成立,之所以乍一听很有道理,是因为它有一套看上去很严密的逻辑。
在伦理学史上,有个著名的“池塘论证”,是澳大利亚哲学家彼得·辛格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中产阶级把钱花在打扮自己、吃得更好、买好车好房是不道德的,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
他做了这样一个思想实验:假如有一个池塘,一个小孩子落水了,如果救他,可能弄脏你的衣服,那么你该救他吗?
答案显而易见,再贵的衣服也无法与一个生命的价值相比。我们不救这个孩子,就会对他的死负有道德责任。
好了,彼得·辛格的结论来了:如果这套衣服值200美元,而你不用这200美元购买食物和药品,送给那些世界上正在挨饿的孩子,就等于你看着他们活活淹死。所以,对于他们的死,你也就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池塘论证”在全球产生过巨大影响,影响过很多人。到现在为止,很多慈善公益机构在募捐的时候,还是在用这套逻辑。
这种逻辑,我们其实见过很多。比如,人人都少吃一根冰棍,我们就可以让一个县的贫苦孩子都能免费吃饭;只要每人捐出一块钱,我们就可以解决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要我们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下来,就有多少森林免于砍伐。
怎么样,这种逻辑看着都对吧?但是实际上,这个推论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这些推论的逻辑都是,我们每个人只要损失一点点,凑起来就能解决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所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但实际上,这可不是一点点。社会目标是无限多的,要解决的问题是无限多的,而每个人的资源恰恰是有限的。以有限的资源,解决无穷多的目标,这本身就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利他行为、道德行为,都是有具体情境的,这个情境是不能放大的。
你想,道德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现象。在进化过程中,人要处理的社会问题是非常少的,通常就是身边几个人的问题。所以,道德最擅长调整的,也就是这种熟人社会的、人数规模比较小、非常具体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你一旦放大到大规模陌生人协作的现代社会,我们的很多道德直觉,是处理不了这种情况的。
比如,我看见一个人挨饿受冻,我就要出手帮他。但是如果我一出手,旁边就有人说:来吧,全世界此时此刻还有1000万人正在挨饿受冻,你赶紧都一起解决了吧。我做不到嘛。
再比如,我在地铁上遇到一个小偷,我见义勇为,提醒了失主,抓住了小偷。旁边如果有人说,此刻世界上还有多少起犯罪行为,麻烦你也解决一下。我也是做不到嘛。
孟子说,君子远庖厨,其中就隐含了道德的情境性。我没有进厨房,我没有亲手宰杀这个动物来吃,我没看见,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去吃它的肉。这个道德责任,是不可以无限扩张的。
我们理解了道德的来源和特性,就知道什么叫道德绑架了。它就是在干两件事。
第一,把具体情境下的道德,抽象为没有具体情境的道德原则。
比如,那个亲妈和女朋友掉水里,你先救谁的问题。如果生活中真的遇到,那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情境。你和这两个人的关系,你的游泳水平,你距离两个人的远近,甚至是两个人的体重等等,有太多太多的因素,都在影响你那一刻的决定。
如果脱离了具体的情境,抽象地兜头一问,那确实就把你丢到了一个道德两难里了。
道德绑架干的第二件事,是把你对身边人,对具体情境的有限道德责任,扩张为无限的道德责任。
举个例子,中国有个企业家,给泰国儿童捐了钱,结果一片骂声。你为什么不爱国,为什么不把钱捐给中国儿童?还有个企业家,给哈佛大学捐了钱,也是一片骂声,为什么不捐给中国大学?
你看,企业家是在他的具体道德情境里做选择,他无法承担所有维度的选择。
道德是个好东西,但是它进化的速度太慢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道德,但是道德解决不了现代社会的所有问题。
19.动物保护人的尴尬2017年2月15日
合法与合理的分歧
如果不是近些年一些动物保护人士或者是网络上称呼的“爱狗人士”解救行动,可能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知道在中国的某一个地方存在着专门食用狗肉的节日。其实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有着类似的习惯,但是在冠上“节日”的头衔之后,其产生的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力,让问题显得尤为严重。
动物保护主义者将这种“节日”的存在视为不文明甚至是残忍的象征,但是当地的居民则以“传统习俗”以及“并不违法”进行回应。也有不少的网民对于动物保护主义者强行阻拦合法合规的食用狗肉交易,造成业主经济损失的行为持不认同的态度。于是在内地,相关的讨论焦点已经转移到狗肉的交易是否出自正规渠道,是来自于企业化饲养经营的供食用的肉,还是来自非法获得甚至是盗取的宠物。“合理不合理”与“合法不合法”,给不少人带来判断上的两难。
习俗与习惯的尊重
今年相关的争论在内地已经有所平息,但国外的动静却突然放大。不少外国的网友甚至是影视明星纷纷出面,通过网络和视频等方式,对中国食用狗肉的节日进行声讨和抵制。这样的新闻传回内地,却让不少人产生了逆反的心理。“外国人为何要对中国的习俗说三道四”,“国外也存在食用或者对待动物的不同习俗,为何单单用狗肉说事”……这些观点虽然并非没有道理,但无疑夹杂了不少的民族情绪。
我们需要意识到,在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分工的同时,中国社会和中国人亦需要不断融入国际社会。这就意味着,需要正视自己与其他国家的差别,尝试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所谓“求同存异”。当然中国不必完全照搬国外的观念或者习惯,但是应该在不一定程度上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受。就像网络上会讨论的部分中国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举动,经常只是一些无心之举,或者是“自家人”之间的习以为常,但是放在当地,可能就违反了当地人的习惯,造成当地人的不快。有时候化解矛盾,需要的只是一点理解。
动物保护的尴尬
动物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但是我们在这个领域到底努力了多少,情况可能并不乐观。“食用狗肉”之所以占据这么大的新闻版面,一方面因为这种动物确实跟很多人的生活密切接触,具有情感上的亲近,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冲突的故事性和戏剧性能够吸引社会大众的眼球。但是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很多物种正在消失,有多少人真正在意和关心;一些形式上的动物保护,譬如将乌龟放生大海的尴尬事例正在上演,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20.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和使命2017 年 01 月 22 日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或深或浅。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一行眼泪,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如果,在身边的最后真的不是你。如果经历了那么多坎坷辗转后,最终还是要分开。如果故事到最后,是我们的身边都有了别的人。如果回忆,诺言和曾经相爱的决心都在现实面前变得渺小,不堪一击。不管以后如何,不管结局如何。现在的我还是愿意执着的去爱。—— 我们一起等我们的最后,最后的最后。
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原因和使命。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都有原因,都值得回忆与感恩!
人生是一种选择,亦是一种放弃。能自由选择的人是幸福的,能适度放弃的心是洒脱的。可惜,有时我们的选择,只有等待,没有结果,只能黯然离开;有时我们的放弃,迫于无奈,含泪转身,走远了依旧频频地回望。所以,有些过去,关于幸福或伤痛,只能深埋心底;有些希冀,关于现在或将来,只能慢慢遗忘。
忘记一个人,并非不再想起,而是偶尔想起,心中却不再有波澜。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每个人的电话本里,都会有那么一个你永远不会打,也永远不会删的号码;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那么一个你永远不会提,也永远不会忘的人……
没有在最想做的时候去做的事情,都是人生的遗憾。人生需要深思熟虑,也需要一时的冲动。当你特别想做某件事时,最好能付诸行动,不要总是和那些人生的美好擦肩而过。冲动也许会付出代价,但错过也会付出遗憾的代价。
生命中,很多人闯进你的生活,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 命运的玄妙,有人太晚觉悟,冥冥之中,该来则来,该走则走,无处可逃,亦无法挽留。生命中,有些人来了又去,有些人去而复返, 有些人近在咫尺,有些人远在天涯,有些人擦肩而过,有些人一路同行。或许在某两条路的尽头相遇,结伴同行了一段路程,又在下一个分岔路口道别。无论如何,终免不了曲终人散的伤感,只能道一句,谢谢你曾经的结伴而行。
如果有下辈子,记得不要和我相隔太远,因为我怕和你没有机会碰见。如果下辈子你还没找到我之前,记得不要太早和别人结缘,要相信我们总会见。如果下辈子我们遇见,记得要让你先爱上我,那样你就可以包容我所有的任性。如果下辈子是你先爱上我,记得要多在乎我支持我。就像这辈子我爱你那样的爱我。
21.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2016-10-06
人总免不了先入为主。先入为主不是错,但总以先入为主的态度自以为是,就是一种极大的愚蠢。
先入为主,在我们的印象中首先不是一个好词。
这个毛病,就连孔子都犯。《史记》里面记载过这样的故事:宰予能言善辩,孔子本来非常看好他。可是后来宰予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为自己不守丧开脱,孔子气得大叫:朽木不可雕也!
而另一个弟子——子羽,原本才被孔子认为是朽木,因为长得不好看(“状貌甚恶”)。孔子也没认真教他,他自己就从孔子那里退学自修,结果成了一方名师,在诸侯中的名声比孔子还大。
孔子由此发出感叹:“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我们经常从第一印象开始,判断、推算事情和别人发展的过程,结果,连孔子都栽在了“先入为主”这道坎上。
我们能够防止自己先入为主吗?
很可惜,非常难做到。
从受教育开始,我们就不断为种种观念、种种知识所塑造,被父母、老师等人影响,感受世界的方式被逐渐定型,内心中形成自己的主见。这是面对世界的法则,否则我们将陷入恐慌,茫然不知所措。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说自己看过了沧海之浪,其他的水都少了一点灵气;看过了巫山之岚,其他地方的云都少了一点飘逸。不是不想改变,只是原来的印象太深刻。要摆脱先入之见,理论上难做到,感情上也难做到。
既然我们无法摆脱“先入为主”的毛病,我们只能尽量降低这个毛病带来的麻烦。
同样是孔子的故事。他老人家被困在某地很久了,子贡弄了些米回来,颜回给老师煮饭吃。有些尘埃落到饭上面,颜回把尘埃连着饭吃下去了。
子贡看见了这种行为,以为师弟偷吃,就跟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是相信颜回的,颜回当然也一五一十解释清楚了事实(“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
我们多少人像子贡一样,没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因此,避免先入为主的困境,首先得稍安勿躁,等人把话说完,把事情解释清楚,很多矛盾都可以解决。再者,你得相信世界会变而且变得很快,别人会变也会变得跟以前很不一样,没有什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规.
胡歌出道的时候,除了一大波垂涎的少女,很多人都觉得这又是个花瓶男:因为长得实在太好看了。娱乐圈的“今日玫瑰,明日黄花”还少吗?这种皮囊放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年老色衰而被时光抛弃。可是人家胡歌真的蜕变了。出了车祸以后,他自己就说:“皮囊坏掉了,该充实一下脑袋。”
他不上综艺节目攒人气,却去演最苦最累、报酬最小的话剧,接电视剧谨而慎之,慢慢磨练出了自己的演技。现在还有谁不服?当年得到的吐槽都化作今天铺天盖地的赞美。
最后,你自己也应该变得很快,不断怀疑旧有的知识架构,更新自己的体系,不断进步。
孔子一生有“子绝四”:“毋意,毋必,毋故,毋我。”不应该让自己陷入主观臆断的僵局,警惕过往经验带来的顽固思维,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只要觉得自己还不完善,自己还有可进步的地方,就有动力不断舍掉“先入为主”的傲气,做一个谦虚而务实的人。
22.公益的挣扎之我个人看法2016-09-02
公益的挣扎之我个人看法
第一:[争议]公益组织缺乏共识,公益组织间存在根本差异,有大小强弱之分。人常说:“天下公益一家人”实际上 暗地里互相 恶意拉拢人才,这里是否存在超出了做为一位公益人的道德标准 。反对者说:“能拉到人就是本事”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啊!各行业都有职业操守怎么能到我们公益组织之间都轮为一句空谈呢。说好的职业道德,人格呢?都应该有互相尊重 互相了解 互相合作的理念,不是去成天想如何壮大自己的队伍。我们不是政治请不要用政治的思想去思考。公益组织最终的目的是把自己的人做得少少的,因为人人都能带动身边人做好每一件事才能达到,人人都能奉献一点点,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公益是好的 人人都应为社会奉献,完善好大家 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小家;如果这些人还是这样想,把整个气份搞砸了,影响的不是一个队伍两个队伍哪么简单了。失信于一个组织 造成恶列的社会影响 带给整个行业带来 灭顶之灾。请带着各位聪明的大脑好好想想。
有人劝我不要发表这样的言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去计较这些呢?做好自己就行了。有些事需要人来做,有些话需要有人来说!
第二:[抄袭];我们的慈善法里没有提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如果更好更有较的去维护,专家说 各做各的好事 公益不需要去争执这些的问题上来。要好好的合作达到更好的较果,听起来又是有道理的。你想想:你设想出来的项目,让别的人马上使用上了,你有什么感想?
第三:[淘汰] 我在清华大学授课时:听公益界大V 徐永光老师讲 公益组织将来会淘汰一些才能迎来更好的机会环境及创造更多好高品质的公益项目; 当时我是并不赞同徐永光老师的话,现在想想他说得对!话说回来,民间公益需要透明度,然后有些民间组织无法做到透明为什么因为机构专业人员很少 无法完成这么多的每笔记录 公布 看起来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啊。我看来;就算你脱光了别人未必信你;因是看你做了多少事 ?人民的眼光是透亮的。
第四:[捐赠] 我们很多的没有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的,或已参与的志愿活动的朋友。都认为每一个组织都能获得政府很多的资助 钱财等!我想说的是:“这些钱是纸嘛随便给你。即便 给你了你都要办成超值的任务,你认为所投入的人力需要钱吗?投入的时间需要算吗?投入的宣传品 投入前期的成本 费用 每年的财务审计 需要会计事务所开 需要算费用吗?志愿者登记造册 计录 证件奖服装等装备需要钱吗?很多的细小的费是无法计算的、我们聪 明的人民需要去理解。
最后:民间公益组织,只要我们一起把我们微弱的力量汇集在一起就能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伟大的事。我信奉:人在做,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