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我拿起《绿野仙踪》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不禁在想:这本书应该是小孩子看的吧?我看这个会不会太幼稚了?翻开书,跟随多萝西的脚步遇到了一个个神奇的故事,我渐渐被它的内容所吸引。跌宕起伏的情节,离奇的情节,让一个个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不禁被作者的精心设计所折服,这是一本有深度的书,难怪很多学者把它和《西游记》相提并论,这可不仅仅是写给小朋友的书呢!
多萝西被一阵龙卷风刮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这里有巫师和魔法,有一切神奇的事情。她想到绿宝石城找OZ魔法师帮她回家。一路上遇到了同样想找OZ帮自己的小伙伴,于是4个人上路了。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最终多萝西能不能回家呢?
小伙伴们和多萝西,都有各自缺乏、渴望得到的东西:大脑、心、勇气、回家。但令我惊讶的是,当他们一次次经历困难时,他们的表现却并非如此。怪物卡利达追上来的危急时刻,是脑子里一蓬草的稻草人想出了好主意,拯救了大家。总说自己没有心的白铁樵夫特别多愁善感,经常流出眼泪。缺乏勇气的狮子,每次遇到比自己更强大的敌人时,总是奋不顾身地保护自己的伙伴。
也许,是伙伴间的友谊,让他们产生出了这么强大的力量,也许,也不尽然。当4个小伙伴到了绿宝石城见到了OZ魔法师,魔法师并没有轻易答应满足大家的愿望,而是让他们去杀死西方邪恶女巫。一开始大家绝望极了,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得不到想要得到的东西了。但当他们再次出发时,遇到了邪恶女巫的爪牙,来到了女巫的城堡时,这一段很有意思。
邪恶女巫一开始看到多萝西的银鞋子时吓得发起抖来,但一想:“因为她不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力,我仍然可以让她成为我的奴隶。”真是发人深省的一段,充满了隐喻。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强大的力量,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怎么去使用自己的能力,这确实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因此我们也不难想到,稻草人、白铁樵夫和狮子也早已拥有它们认为自己缺乏的东西,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那么,正常的逻辑应该是当OZ魔法师第一次拒绝他们时,他们的幻想破灭了,就应该正视自己,渐渐发现其实自己已经拥有了这些能力。包括多萝西,其实她早就拥有回家的能力,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然而,作者高明之处是,故事情节并没有按我们正常想象的那样发展,而是展开了一段让我们啼笑皆非的荒诞情节。四个人消灭了西方邪恶女巫后,回到绿宝石城,发现了OZ的正面目,原来他并不是巫师,只是一个毫无魔力的人,甚至是个骗子。
OZ在上半部书里一直是小伙伴们的救命稻草、精神支柱,是伙伴们前进的动力。而现在,他的形象崩塌了,小伙伴们会在OZ国民面前撕开他的假面具吗?并没有。甚至当OZ真诚地告诉稻草人,其实你并不需要大脑时,稻草人还是希望拥有大脑,坚持OZ帮助他。因为大家的一致坚持,OZ只好无奈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给稻草人了一个钉子做的大脑,给樵夫了一颗沙包做的心,以及让狮子喝下了药剂。这和现在我们身边的某些弄虚作假的社会现象,多么相似!难道,欺骗行为,只是骗子的责任吗?
好在,最终,小伙伴们经历了一次次困难,渐渐明白了自己已经拥有了智慧、爱心、勇气等。他们自信了,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许,他们应该感谢OZ,如果不是这个骗子被戳穿了,他们也许还沉浸在某种幻想中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次寻找自我的旅程。一开始,我们是弱小的,不自信的。当我们经历了一次次困难,渐渐发觉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时,才忽然发觉自己原来也可以如此强大。可是,如果我们一遇到困难,不是想着自己动脑筋去解决,而是寄希望于某个救命稻草,可能我们永远都无法真正认识自己了。
更重要的是,小伙伴们在旅程中互相帮助,为了同伴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是多么珍贵的品质啊!小朋友们会惊叹于书中一个个神奇的历险,从中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本书的写法,采用了非常经典的“英雄之旅”的写法。《西游记》以及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是这样的叙述方式,比如《蜘蛛侠》《蝙蝠侠》等等。它们就像一曲钢琴曲,主旋律多次重复,通过不同的音调和变奏来彰显主角每次经历的不同。比较一下这几个不同的故事,你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