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重要还是外因重要

            社会因素决定个人命运

                             

社会在不断变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在决定着不同人的命运,历史上总说“适当的时候,总会有一个人挑起历史的大梁。”历史洪涛之中,成就了一批批的英雄。

“我命由我不由天”,多少人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作为一生遵循的准则。

但纵观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即便心中豪情壮志,却悲泯于世。纵才情满怀,却俯首孺子牛。难道是他们不够努力,不够天分吗?

纵有一身才华武艺,在那个懦弱的年代与不期盼抗金的皇上,辛弃疾只能“梦回吹角连营”,得不到重用;纵有“合纵抗秦”的宏伟蓝图,却在官官勾结,君王昏庸的状况下,令屈原只能“举世皆浊我独清”,一人徘徊汨罗江旁;纵有千万种才情,诗仙在那样繁华的年代里终究成不了那梦想中的将领,为国捐躯,却只能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来麻痹自己。

中国人一向看重“家国情怀”,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人。试想若鲁迅先生活在当今的年代,他自然不必弃医从文,从而为中国的人心奔走呼号。他也许只静静地穿着白大褂,做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也许他的医术精湛,但他也许一辈子也成不了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志士。但反而之,他也许会被别人遗忘,成为不了伟人,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也成就了这个时代,在寒冷的冬夜,鲁迅先生真正成为了自己的烛火。

自然,人的命运需要人去改变,不能顺应时代随波逐流。可这却建立在社会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建立在我们可以努力奋斗的前提下。寒门难出状元便是如此。即便是埋头苦读,十年寒窗,也许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我们,已经在起跑线上遥遥落后。这样,我们的十年苦读,还有何种意义呢?当命运不再掌握自己手里,是否我们都成了命运随波逐流的牺牲品?

愿你我都能在社会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醒,一个人的命运纵使被这社会掌握,但我们却要时刻向上,不管不顾的向前走,发能发的声,散能散的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