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代天主张!曾国藩逆境破局智慧

作者:余云开

曾国藩这个人,就像一座文化宝藏,无论你从那个角度去挖掘,都可以得到来自曾国藩最深刻而明确的解答。

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劝勉曾国荃的一句话:不要代天主张!

我认为,这句话是曾国藩智慧的总纲,曾国藩一切的思想、言行、谋略、行动皆是在这句话之下的发挥和开拓。

这句话表达了曾国藩对天地的敬畏之心。因有敬畏心,便有智慧心。

儒家的精髓,其实就是一个“敬”字,其曰:“当无事时,敬以自持;而有事时,即敬之以应事物”

西方《圣经》里也明确说道:“敬畏神,是智慧的开端。”

清代的康熙皇帝对敬畏之心总结的非常好,他说心里有敬的人,“心体湛然”,就好像精明的主人整饬家务,一切井然有序。而心如果不敬,就像一个家没有了主人,各种混乱就会随着而来。

只有对一切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因敬生专,因敬生和谐,因敬而得大智慧

曾国藩一生为官,对于官场的最是看得透,其曾说:“宦海风波,极无常态。得时一岁九迁,失时则一落千丈。”

而让他能够从凶险的官场中,能够走到最后,最终圆满而归的就是其无论在逆境还是在顺境都抱着“不敢代天主张”的意识。

尤其是在逆境,曾国藩最懂得在逆境中生存的法则:那就是把心态放宽,坚守正道,踏实做事,听从命运的安排。

同治年间,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带领湘军攻打南京,他一心想要得到打下南京的大功劳,心急焦躁,与很多将领发生了争执,内部矛盾很大。

为此,曾国藩多次写信给曾国荃,劝他凡事要把得失心放下,把心放宽。他说: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事实上,后来曾国荃打下了南京,但因为对曾家“功高震主”的担忧,朝廷在细节上对曾国荃吹毛求疵,不但“大功不赏”,最后还把曾国荃逼回了老家。

曾国藩早就明白不可代天主张的道理,急流勇退,顺应命运,没有因为自己功劳大,而去跟朝廷争执,避免了兔死狗烹的结局,保全了家族后来的延续,也保全了他成为“三不朽”的千古奇人的名誉。

《易经》中《需》卦的二爻和《晋》卦中的二爻,分别给出应对困境的原则是“衍”“裕”,都是把心放宽的意思。

其实,把心放宽,首先是保证你的身体不会出问题,其次志气不会因受挫折一蹶不振,那么你终会从容不迫,找到走出困境的途径。

人最怕的就是深处逆境时怨天怨地,这样的话,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损失了上天的福佑。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真正到最后能带给人幸福的,都是内心的淡定、胸怀的坦荡、精神的富足。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的钱财、再大的权利,如果内心抑郁焦虑,这样的人生毫无幸福可言的。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沉浮,不过就是一刹那间

所以,人只有看淡功名利禄,才能不容易迷失,才能走得踏实和稳当。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逆境,其实就是一种祝福。一生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也必然难成大事。

因为,只有经历逆境的磨砺,才能“动心忍性”,即获得心灵的敏觉力和性格的坚韧,而受创越多,往往说明越能成其大事。

越是艰难的处境,越是能激发人的潜能智慧。所谓否极泰来,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若是能在绝境中爆发,便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不代天主张,便是不要抱怨上天赐给你的逆境,不要辜负逆境给你的机会,不要想阴谋诡计去突破。而是心存感恩,坚守正道,踏实做好眼下的工作。

尽人事,知天命。一旦我们在思维上甘心乐意去面对逆境,便是我们走出逆境的开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4,243评论 0 53
  • 他进入仕途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成为整个清朝以一介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并在晚清恶劣、巨变的政治...
    秦东魁阅读 2,100评论 1 16
  • 将军追亡逐北, 马蹄掀覆黄土。 越过山丘, 望了泉水。 归来, 酒满金樽, 珍馐玉盘。 归去, 醉卧沙场, 黄沙飞...
    青草一般阅读 319评论 0 1
  • 【幸福老师 何亚珂 郑州 坚持原创分享第752天 2019.03.29 星期五】 遇见你,看见...
    何亚珂阅读 172评论 0 3
  • 在小的时候,孤独很简单,没有小伙伴陪着一起玩就是孤独。长大后,发现孤独其实是一种常态,没有朋友,没有知己。人与人之...
    饭团小贱贱阅读 3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