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哥打电话过来跟我借钱,这次是借3500应急,我拒绝了。但这次我内心并有感到有愧,这两年他从我手上拿走几万块钱,都没有还回来。
之前我总觉得,自己的亲哥有困难能把那个就帮,于是,我不惜牺牲自己和家庭生活质量为代价,无条件帮。帮了,我内心舒服,但十分影响我的家庭生活。家里老公一个赚钱,两个孩子非常小,存下这点钱都是从牙缝挤出来的。不帮,我内心过意不去,以前我读高中大学都大部分是哥给我生活费,我觉得自己有帮的必要。
每次打电话来我都左右为难,很容易产生攻击自己内心的想法,觉得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妈妈和妻子,也不是一个好妹妹。
当我读到苏珊.沃德福写的这本《情感勒索》,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这种状态就是一种典型的被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的作者苏珊.沃德福,她是一名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曾将在美国广播公司主持6年谈话节目,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治疗中心,她的作品被翻译成15种语言,畅销全球。
本书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介绍情绪勒索的来龙去脉,后半部分介绍如何走出情感勒索的方法。
什么是情感勒索?
苏珊认为,情感勒索是控制行为中最有力的形式。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用一些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勒索我们,我们如果不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有苦头吃了。
跟我们关系亲密的人,非常擅长用这种方式来击中我们内心的要害。而很多时候,受害人完全无意识接受这种伤害,被迫妥协达成对方的要求。
孩子有时候会变得,明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却对别人说自己非常喜欢。他是为了迎合别人,不让别人失望,而逼迫自己接受不喜欢的东西。
有一次,女儿吃饭的时候,我给她夹菜,我还兴奋地问她,妈妈做的好吃吗?实际上,她一点都不喜欢,吃了一口,吞下去的表情有点僵硬,但她嘴巴上还是夸我做的好吃。我当时就意识到,我已经在平时无形当中给她造成情感勒索,让她为了保护自己做出迎合我的行为。
我告诉她,对于你不喜欢的东西,你有拒绝的理由,不要因为害怕妈妈不高兴而让自己心里不愉快。喜欢的东西就是喜欢,不喜欢的可以拒绝。之后,女儿就很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去超市买玩具买吃的,她都会挑自己喜欢的。对我们有时候的建议,不合理她也会说出来。
作者提到情感勒索有四种形式: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引诱者。
1)施暴者
就是只要对方稍微不顺从就会爆发不满,说话带威胁。比如一些闹离婚的夫妻,没有达成离婚一致的态度,其中一方就以孩子威胁,恐吓对方,一旦离婚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孩子。另外一方受到这样的施法,可能会不敢提出离婚,继续在这种糟糕的婚姻关系下生活。
2)自虐者
之前新闻有报道,说父母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跳楼的事件发生。这种方式就是用伤害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来威胁父母,达到让父母妥协的目的。
3)悲情者
永远觉得对方不关心自己,以此要挟别人。所有的错误,都是指向别人。悲情者擅长让别人观察他们自己的苦处,如果你看不出来,就是因为你不关心他们。如果你关心了,但没有开口,他们就觉得你对他造成伤害。
4)引诱者
这种情况一般很难察觉到,在生活中,恋人关系被父母搅和,父母认为儿女的婚姻大事,理应由他们来定夺,打着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无界限地干涉。去年《我家那小子》朱雨辰的妈妈,朱雨辰40岁没有成家,几次恋爱都失败。他背后,有一个360度无死角掌控他生活和感情的妈妈。
怎样应对情感勒索?
作者认为首先学会分析对方的要求,其次关注自己的感受,最后做应对对方提出的行动。
1)分析对方需求。对方的需求是合理的,还是只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他的要求会对我自己有哪些伤害,或者伤害到别人。
2)关注自己的感受。对方提出要求的时候。自己内心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是自己可以接受的,还是自己有被迫妥协的感觉,给自己空间去疏通这些要求背后的感受。
3)做出行动。时刻能坚守自己的原则,有效的方法有三种: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交换条件。
情感勒索,对我们的亲关系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又很大内耗成本,为了减少造成不健康的关系,我们学会去识别情感勒索,以及如何去应对种勒索。以一种更健康的关系方式,经营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