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的故事与冰冷的道理

人,千万不能突然就停下来,否则,原本那种生态系统会受到不可逆的破坏。

懂懂在讲到自己学羽毛球的时候,另一个朋友也在学,懂懂教练的教学方法是一直陪着打,在实践中不断引导,让你感悟,而另外一位朋友的教练呢,比较侧重于理论教学,然后让你不断实践他的理论。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吧,如果在实际比赛现场,也不能说哪种方法一定是最优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可能获胜,只是我有点喜欢第一种方法,这样能够让你不知不觉中获得成长。

上周的培训师课上,导师讲了关于经验与道理,往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喜欢得到最直接的经验,而对道理不是很感冒,我分析原因是道理这个东西显得太过冰冷,况且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喜欢讲道理的人总是多于用故事呈现经验的人,就像过去我们所看的电视剧插播广告,由于广告时间太长,我们已经讽刺为广告插播电视剧了,后来呢,有的电台变得比较聪明了,直接植入广告,或者干脆就拍一部以某产品为主打题材的电视剧比如《无懈可击》系列的电视剧,反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虽然对于电视剧有调侃,但不至于比较反感,我觉得这就是一种成功。

在我的记忆里,已经参加过无数次的培训,关于兼职培训师的培训,大约有三次,前两次的培训经历更加侧重于灌输型,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道理型培训,这种培训有时候容易犯困,尤其是老师讲到一些教条式的理论时,如果不是坚持做笔记让自己不那么犯困,睡去几乎是必然的,就连班上的学霸女神岳晴都玩起消消乐了,我们还好意思假装没事吗?

最近的这次培训师的培训,我觉得有点不同以往,因为更加注重课堂,比如开场老师的自我介绍,用了两句诗把自己的名字呈现给大家,并且自述了比较简约但却不傲娇,比较牛叉却不庸俗的经历和履历。暖场的时候,老师讲我们分为5组,每一组都有一张空白纸张,由组长带领大家迅速将白纸分为不同的组员自留地,组长迅速一一介绍组员,中间的过程中随着大家知识的不断积累,每个人在每个环节须讲自己对这一环节的知识反馈写在当初的那片自留地里,还有一个记忆深刻的地方,就是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会使用自带的定时钟,严格把控中间的休息、互动、小组讨论、组间竞技环节的时间,老师带给大家的奖励机制比较新颖,用模拟的奖券作为各组组员在整个课堂过程中的奖励,最终奖券最多的那组会胜出,全体组员获得小礼品,我知道这是一种激励式的教学,同时,将课堂的练习与小游戏结合起来,每一个学员都很随意的被带进了课堂,获得了足够的参与。

我知道,作为一个优秀的讲授者,不仅要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将你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你的学员,还要引人入胜,不至于大家昏昏睡去,这些,都需要技巧,这里的技巧就是大家所说的套路,诚然,道理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精华,可相比之下,经验却是更加鲜活并且流淌着的东西,鲜活就意味着在不断的自我革新和修正,在这个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获取知识很容易,但想要获得行之有效并且能够立刻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却很难,因为我们还需要花费时间去甄别,去萃取,罗胖不是讲到一个《知识运行商》的概念嘛,说是把复杂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营商去做,我们只需要获得最直接的东西就是了。

素材匮乏,或许跟经历有关,知识匮乏,那么就跟勤奋有关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人处事这课看来我得好好补上啦!
    简单的诗句阅读 195评论 0 0
  • 林语堂与姚颖女士均对书房的布置写过自己的建议,且他们二人在此事上几乎完全一致,以至于林语堂认为若不是曾遇见过她,必...
    作者伍辰阅读 245评论 4 2
  • 很多聪明人之所以没有做成大事,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创业也是这样,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态度。
    磨镜台阅读 266评论 0 1
  • 人的思想是很奇妙的。有时脑海里瞬间起了滔天大浪,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心中好像有团火逮住谁就想大吵一顿。等浪潮退去心里...
    八七在路上阅读 19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