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似乎只有得到这些我们才算存在一样,因为我们处在“我是谁-别人说了算” 的阶段。走进社会后,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努力,总会处处碰壁,世界逼着我们相信“我是谁-老天爷说了算”。后来你顿悟了,你才进入“我是谁-自己说了算”的阶段。
这部电影一反传统,将我们心中的哪吒由神落地成人,不仅没有变得低俗,反而更接地气。可能有人不同意,他哪儿像人,一生下来就能喷火,其实“喷火”这个意象,他只是人的意志或力量或情绪的象征。比如西游记中的红孩儿,为什么他最厉害的本领是喷火?因为他是一个小孩子呀,我们现实生活中最怕小孩子干嘛呢?“哭吵闹”,对的,尤其是在火车上,在家中,是不是有的人被我一提醒,脑子当中又浮现那个画面,心中又感觉有一团火在烧,看吧你又中招了。所以为啥红孩儿喷的火水是浇不灭的,就是因为那是一团心火,道理就在这里。
哪吒虽然一出来就喷火,但毕竟是李靖夫妇所生,最多算魔丸投胎转世,导致他身上人性和魔性共存,但谁又能否认我们天生不是善恶共存的多元体,如果深入探究哪吒身上的魔性,不就是“贪玩、好惹事、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等负面性格的表现,这不也是所有小孩子身上经常会出现“特性”,只因这些共性在传统父母或者大人眼中是不好的一面,所以就被贴上了“魔性”的标签,遭到打压。
因此,从人性的角度,我想整部电影的情节可以分成递进的三个阶段,一是哪吒深陷“我是谁别人说了算”的桎梏;二是哪吒深陷“我是谁老天说了算”的深渊;三是哪吒找到“我是谁自己说了算”的出路。
一、入世前,我们急需通过外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或者价值,处在“我是谁别人说了算”的阶段。 因为小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过去与将来知之较少,在“史”“铜”“人”这三面镜子中,很容易就依循后两面镜子来给自己画像,定义自己。
(一)“他们把我当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这个阶段的我们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 当大家都说你是妖怪的时候,你自己就没有了主见了,行为可能不知不觉就往那个方向靠了。有的人可能说自己小时候没有经历过这些,但是你试着把“妖怪”二字换成“丑八怪、胆小鬼、肥婆、傻子、呆子、木头、弱智”等词,你还敢这么轻易地作出肯定回答吗?当然你也可以把“妖怪”换成“三好学生、先进个人、典型代表”,你还敢说你没有经历过吗?
所以哪吒如果真是妖怪的话,不是天生,而是后天形成的。
(二)“你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灵珠”
这个阶段的我们最容易被忽悠。而能忽悠也经常忽悠我们的往往是你认识的人。影片中经常忽悠哪吒的三个人就是:他父母和他师父。而告诉他真相的却是他的敌人。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要感谢你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人,因为这些都是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有人要反驳了:他父母和师父忽悠他是为他好。可我想说:相对于“为他好”,我们更需要真相。一个善意的谎言也只是在帮哪吒树立一个“别人眼中的好人”形象,归根到底还是把哪吒的命让别人说了算。
(三)“唯一遗憾的,是还没跟您踢过毽子”
这个阶段的我们其实很需要心灵滋养。而哪吒在幼年时最缺的就是心理抚养,反而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的李玫瑾教授一次采访中说道:“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人在幼年需要心理抚养。”
小哪吒同大多数孩子一样,他也需要父母的陪伴,小伙伴的嬉闹……可现实是一个三岁不到的孩子,缺少父母陪伴、小伙伴又孤立他、周围人躲着他,在最需要陪伴和玩耍的童年,却提前过上老年退休的日子,这样的孩子心理成长他能健康吗?一旦有机会,他必然会用一些极端地方式来向周围人证明他的存在。
因此,对于父母,哪吒的心理容易偏激:既然你们都不来找我,不理我,总是在我闯祸后才出现,那我只有一次又一次闯祸咯,这样才能证明你们是在乎我的,证明我是你们的孩子。所以影片中,大家可以看到,李靖夫妇往往是会在哪吒惹祸之后出现,看似是在努力地替哪吒擦屁股,其实早是前面的劣因结下的恶果:你束缚他的天性,让他老老实实在家呆着,那他就在外面风风火火给你制造惊吓。哪吒是一个有神力的孩子,所以他会向外突破,反之现实生活中,若是一个弱小的孩子他就容易自残甚至自杀。
二、入世后,我们必然会处处碰壁,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我是谁老天说了算”的桎梏
刚到社会,我们会去努力地证明自己,可越是努力去证明,反而越容易被人误会。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太过冲动,易不计后果地去展现自己,锋芒毕露,容易伤人。就像电影开始哪吒越是努力去“斩妖除魔”,结果反倒误会越来越大。一旦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结果时,情商和格局不够高的我们又容易钻牛角尖,陷入自我感动自我解读的恶性循环,把成功与否的原因归咎
(一)“因为我是豹子精修炼成人,是师门中唯一的异类”
一旦自己认为是这样还不服气的话,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心态扭曲,甚至报复社会。就像申公豹总结自己过去时说“在元始天尊的弟子中,我可算是最勤勉的了,百年来我刻苦修炼,不曾有一丝懈怠,但从未得到师尊重用……”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可其实我想说你不被重用的原因只有用你的人知道,其他都是你自己在那里瞎捉摸。
(二)“我是妖族,出生那一刻命就定了”
这是敖丙被哪吒打败后的一句话,其实是第一种情况的延伸,不同的是前者还有怨气,后者早已心灰意冷,没有了斗志,这个时候往往会:安于现状,自我认命、自我否定,甚至自暴自弃。就像那棵苹果树的寓言故事: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里平衡了。看似平衡,而实质是,它已经停止成长。奋斗中的我们往往会犯的错误,就是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三)“别挣扎了,你生来就是魔丸,这是命中注定”
前进的路上,周围常会有人这样提醒你:稍息吧,别再作无畏的斗争了。别努力了,努力也白费!放弃吧,阶级都固化了!
尤其是曾经一篇热文《寒门再难出贵子》,让众多网友点赞。但我想说:越是出身寒门,你越是要努力奋斗,因为这才是唯一的捷径那些比你出身好,比你机遇好的人都开着奔驰宝马,甚至坐着火箭飞机在前进,此时不想着如何加速追上,还在这里牢骚满腹抱怨游戏规则不合理,那你只会被甩的更远;难道你还想把希望寄托在你下一代身上吗?
三、经过一番曲折,猛回头,我们才发现“我是谁自己说了算”的奥秘
(一)“放屁,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
这是同过去一直以来困扰自己的“偏见”说再见。
(二)“去你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这是同过去一直以为的“天命”安排说拜拜。
(三)“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不连累别人”
话说的漂亮,爽口,谁都会,可要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关键是要有自己选择自己负责的担当。当一个深陷炼狱的人开始接受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不再抱怨的时候,他才会重获新生。尽管传统文化中有些不好方面觉得小孩子违背家长意志的举动属于大逆不道,会遭雷劈,但是那有如何呢?向死而生,才能重生。没有意志的肉体要他有何用?电影最后哪吒虽然失去了肉体,但是他获得了意志上的重生。
心理咨询专家武志红老师在其著作《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中写到:如果我们感觉不是在做自己,那么不管别人的意志看似多么伟大或者美好,我们都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会做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事情,看上去,这些事情像是自毁或伤害别人,但其实不过是在用这些事情来唤醒自己的意志。
最让我感动的是影片中哪吒快接受命运的安排时,跟他父母告别的那一幕,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爹娘,谢谢你们!”紧接着跪下叩头。其实这句话没有说完,因为它包涵了太多的意思在里面。比如说:“爹娘,谢谢你们的养育之恩,谢谢你们善意的谎言,谢谢你们爱的初衷。但作为大人你们就能剥夺一个小孩的知情权吗?作为大人你们就能打着‘为你好’的旗帜替我做任何决定吗?虽然我是你们生的,但毕竟我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些路必须靠我自己走,有些决定必须我自己去做出,有些困难必须我自己去扛,这样我才能长大,才不容易被欺负,才更容易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你们二老保重身体,下辈子……来生……我再做你们的儿子。”当然你们都可以去补充的。
但最让我动容的是哪吒的那“一叩”,顿时让我泪湿眼角。“命”字拆开来看,其实就是人一叩,哪吒的一叩,看似是认命其实是已经将命运踩在脚下。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
码字不易,喜欢的话,就关注点赞分享一下!谢谢,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