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好久没早醒了,这晚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在夜间醒来,本以为睡了很久,拿起床头手机,却发现不到两点,我试图闭上眼睛继续睡,坚持了半小时,还是没睡着,于是我放弃挣扎,任由那清醒的大脑带着我,在黢黑的夜里,睁眼望向了头顶那黢黑的的天花板。
在越发清醒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早醒的原因,我想着想着,不久前的一个梦就越发清晰了:不过这过于荒唐和没有逻辑的梦里,我怎么也没办法将其串联成一个有模有样的故事。只有几个奇怪的元素,包括一处荒郊,荒郊的上坡通往我熟悉的路段,我经过了那里,最终回家了。
但是,尽管在梦里我感觉那些都很熟悉,但醒来时,发现所有的元素都对不上号,包括熟悉的东西,好像在现实里也找不到原型,最终我只能有一个荒唐却合理的解释:我梦里的“我”不是我,而是别人,至于是谁,我也不知道。
或许就是这个奇怪的梦,把我从梦中唤醒的吧。我开始埋怨梦里那个第一视角的人,干嘛扰人清梦呢?不过既然醒了,也没办法,只能在这漫漫长夜里,想办法消耗精力,等消耗殆尽的时候,总会睡着的。
如果是从前,可能我会担心影响第二天工作,可到了年终,工作没那么忙,机票晚上没怎么睡,以醉生梦死的状态,晃晃悠悠一天也无妨,所以完全不需有压力,顺其自然地醒着或者睡了就好。
在黑暗中,我拿起手机,在屏幕亮起时,眼前的光亮总让人踏实了。我把手机放进被窝里,屏幕的光亮让整个被窝都亮了起来。这时候我感觉世界都处于持续的黑暗中,被窝所营造出的那个“结界”,却充满了温暖与光明。
屏幕上的光亮刚开始有些刺眼,我只能半闭着眼睛,等到完全适应手机屏幕亮度,然后才把眼睛睁得老大,而这时候,当手机放在面前,总不可能只盯着眼前的壁纸。于是就打算浏览手机的内容。
按照从前的习惯,最先打开的往往是短视频,因为这事最容易醒脑的,在意识还未完全清醒时,看看短视频,总能快速进入清醒状态。一不小心就玩了二十分钟。然后去浏览新闻,虽然自媒体的新闻,大多不靠谱,看着也就图一乐,等到把很多热门新闻浏览完毕之后,我想干脆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去写文章好了。
从前那些早醒的或者失眠的夜晚,我都会在手机上写东西,因为这样能让我更多消耗精力,渐渐陷入困顿,然后睡去。可当我打开本地记事本,想开始写作时,却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写作的欲望,即使勉强敲出几个字,也感觉文不对题,既然强扭的瓜不甜,我还是放弃了。
然后翻开从前还未看完的网络小说,只是翻阅几页后,让人感到大失所望,也不知道是最近多了些文学作品审美提高了,还是阅读的兴趣和口味都转移了,那些本来通俗易懂,自己乐此不疲的网络小说,现在看来却索然无味,甚至觉得该作者的描写略显幼稚,只好带着失望关掉了手机。
到这时候,时间悄然过去两个小时,我终于感到一丝困顿,手机电量也消耗了三成,如果继续消耗下去,等白天坐在办公室里,还会为手机没电而发愁。那么现在手机也不用再玩,不如趁着好不容易积攒的一丝睡意,缓缓闭上眼睛,争取尽快进入梦想。
这次,没有刻意要求自己集中精力,只在几个深呼吸之间,好像就睡着了,等到再次醒来时,发现离上班时间还剩不到半小时,头脑有点不清醒,但撑过整个早晨不在话下,一觉起床上班去了。
我希望以后都不会再早醒,而是按照自然的作息规律,在夜晚睡去,天亮时醒来。如果一定要早早醒来,甚至偶尔失眠,那么不妨考虑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既让自己完成一些任务,不让时间白白度过,又能通过消耗精力,尽快重新回到睡眠状态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