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天大宝跟往常一样进行了课外阅读,可我今天记录的不是大宝的日常,而是想记录一点今天上午的语文培训心得。在没有进入国藩学校以前,我不知道国学为何物?也对课外阅读嗤之以鼻,每天只知道盯着薄薄的一本教材,每篇课文花上两三节课才教完,这还不算完,还要另外再花上一两节课进行课文背诵和生字默写。一个学期下来,教学范围不会超过书本一个字,还觉得时间紧凑,临近期末考试时总觉得时间不够。记得两年前刚进入到国藩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国学”和“课外海量阅读”,第一次有深深的失败感,第一次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经过两年的熏陶,虽然我还是继续走在学习的路上,但我深深地爱上了“国学”和“海量阅读”。班上的孩子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可以背诵很多的国学经典――《三字经》、《百家姓》、《诗经》的部分课文,上百首诗歌,《日有所诵》的上卷等等。在教的时候没有感觉到孩子们学习了什么东西,只有翻开他们背诵过的书本才发现,他们学习的知识比起其他学校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多得多。上个学期我们进行了尝试,在期中考试后一个星期就把教材教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进行大量的国学阅读和“课内海量阅读”,并且把国学和海量阅读纳入考试的范围,记得期末考试的“国学和阅读”考试,人评分在95分以上。上个学期我们语文组的很多老师在波导的领导下赶到山东潍坊进行了参观学习,暑假又专门派了四个同事去培训,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将加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今天上午我们进行了一个上午的培训,我的心情是忐忑不安和激动的,忐忑的是怕自己学习的不够好,激动的是“国藩的学生真幸福,可以在小学阶段就可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以前读书时没有见过,也不敢想的。”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将受益终生。
接下来将记录今天学习的部分笔记,因为有些课件翻得太快,来不及拍下来。
国学经典是我国的文化魁宝,因为各种原因,国学一度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所以导致我们八零后一代不知道“国学”为何物,不知道“三字经”“百家姓”。现在我还记得在我小时候,我爷爷要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和“节气歌”,还特意给我找出了一些发黄的书本,我却回答:“老师没有教过我们,不需要学习”,后来这些书本被我偷偷地撕掉了。就这样,国学被我拒之于门外。课外阅读就很冤枉了,小时候的我最爱看课外书,可我妈妈却不懂,只要我一看课外书,对我不是打就是骂,说我“又看杂书,不看正书――语文书,我不好好学习,带好榜样,妹妹和弟弟就会跟着我学坏。”现在还记得四年级时,为了看一本《安徒生童话》,硬是从家里走路8公里到外公家去,为的就是看外公邻居家的这本童话故事。经常泡在别人家里看《小溪流》,一看就是一个下午或者是一天,结果回到家少不了一顿揍,可这并不能阻止我看书的心。毕竟阻力太大,挨揍时也很痛,所以揍得多了,就慢慢地把我爱看书的兴趣也给磨灭掉了。现在我还经常在闲聊中笑话我妈妈:“都是你啦,不懂,不让我看课外书,导致我现在不会写作文。”妈妈也为自己的错误而感到自责,可过去的永远回不来了。所以当看到学校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时,我会忍不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同时羡慕我们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真幸福,可以从小沐浴傲游在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