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繁华,不过一掬沙……

拜读李敖北京法源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拜读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后,一些感触颇多,有意犹未尽之意,又佛缘因果佛门之地引出华章,由悯忠寺点解,再到入世出世,晚清之中,各位人物登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光绪皇帝,西太后慈溪,李莲英,大刀王五…………带有温情又叙事的方式,将半个中国近代史串联开来,让我沉其中。书中将有识之士觉悟开始,发出了一声呐喊,在变幻莫测的晚清腐朽之中,微妙的推动一系列的暗纹,犹如蝴蝶效应一般,将晚清摇摇欲坠,腐朽不堪,大厦将倾之时,有识之士站立出现,也许政客都是为了自己心里那份微弱的理想坚持着前行,康有为,在晚清那段不堪的岁月里中觉醒,四方奔走,也抵挡不住固执己见的西太后小团队,在这里,他是异类,此后革命成功时,他又成为不折不扣的保皇派,欲走英国君主立宪制,又被梁启超的革命派,看做异类,然而,几十年岁月之后,在法源寺与旧识相遇,了然光阴荏苒,中华之巨变,现在百年过去,辛亥革命的种种文化、政治、生活的变革或多或少的质疑开始了一个混沌又前进的时代,然后,康有为所追求的还是所谓的理想吗?

谭嗣同并非佛系弟子,却有着情怀和理想,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各方志士分分游走他乡,他却毅然决然的要用牺牲来证明,他们变法之路行之不通,用舍身成仁的决心来推动国人的觉醒,也许他的英雄形象建立在他坚信的特定光辉下,却有着悲悯和一丝可悲,被儒家书生的产物多少影响着,有成仁明志留名,方才伟大之陋习。慷慨赴死者可敬,忍辱求生者可叹,皆有因果

    李敖先生,著作此书时,现实社会也经历了重大变革,苏联大哥分裂,国内涌现过学潮改革,岛内在各方势力下变得更加模糊,用时间纬度来看,变革都是时间必然,人类确实在原地踏步,在哪个时代背景下,各方利益追逐,大历史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又何尝不是一种轮回。

好比,藏传佛教里的曼陀罗,坛城,华丽精美,也只不过是时间流逝的世间繁华,不过一掬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么久 它们忍了那么久 终于靠着一片夜色 趁月亮休息,趁河流放假 它们终于下来了 你看啊,它们那么轻盈,那么轻快 ...
    隔着玻璃亲嘴阅读 1,202评论 0 5
  • 这个问题是在我们小组垫底的之后感觉到的,后来当了小组长发现小组的伙伴也是提交作业不是特别积极,当然浚宇除外,从课程...
    点墨在进化阅读 2,3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