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孤独?
复旦大学的陈果老师这样说到: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同时她强调,孤独和寂寞并不是一回事。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
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孩童时候的我们不知愁滋味。有的吃,有的玩,如果还能不用上学,大抵也就满足了。
在我小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忙着做生意,早出晚归。每天醒来后我就拿着他们留下的几块饭钱,出去吃顿早饭,然后回到家,自己可以和各式的玩具玩上一整天。
即使没有朋友的陪伴也能自得其乐。那些成人世界里复杂的人际交往都与我无关。
那时的我们,不懂孤独,但也不害怕寂寞。
后来进入中学,步入青春期。
最热门也是最敏感的话题——恋爱,成为了同时困扰学生,家长以及老师的问题。
“友情和爱情”就是我中学时期的两大主题。
学习?Emmm,大概我天生与学习无缘。
中学的时候,我有几个玩得特别好的朋友。上厕所得手挽着手一起去,眼镜互相借着戴(后来成为了我眼镜度数悬崖式上升的重要原因,也因此没少被爸妈数落。),下课围在一起讨论关于“喜欢的男生”,“生理期”等让人害羞的话题。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哪一天自己落单了,就会觉得极不舒服。
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感觉其他人好像都在盯着自己,嘴里嘀咕着:“看,她怎么一个人,真可怜。”
实际上,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根本无暇顾及你。
这种一个人时的不安感,伴随了我整个中学6年。
至于爱情嘛,非常有幸能在这一时期遇到一个无比好的初恋,纵使最终还是分开了。
中学时期人与人的交往大多是为了“合群”,让自己不寂寞。
教室里,其他人都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说笑打闹,如若自己一个人坐在位置上无人问津,似是显得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那时的我,即使过得并不开心,也想要拼命加入别人的小集体中,来彰显自己过得很好,有很多的朋友。
现在,那时要好的朋友,如今只剩下一个能说上话了。
3上大学后,开始了以寝室为单位的群体活动。
说来也奇怪,几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被硬生生塞进一间几平米的小房子里,住上四年。不管你们生活方式,性格,习惯是否合得来,都得过下去。
所以很多人在上大学前祈祷,求上天赐一份好的“姻缘”。
不幸地是,上帝并没有听见我内心的呼喊。
从大一开始,我们寝室以每学期一到两次的频率发生各式各样的争吵。
例如:A没有等B一起上课;C从来不向室友诉说自己的事,好似不把寝室的人当朋友。我和她们的想法总有出入,没法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慢慢我开始厌倦了这种“不寂寞”。非常渴望有一个能理解我,可以和我有深度思想交流的人。开始寻求“孤独”,找寻和自己相处的模式。
于是我开始问自己,明明这样过得并不开心,为什么非得和她们黏在一起?
可是,如果我脱离了寝室这个组织,渐渐地就会被她们排斥开。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图书馆学习。同时也不用再去附和其他人,想想,也蛮好的。
但当走在校园内,看见他人三三两两同行时,从前那种不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归根结底,我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为了除掉这个心中的疙瘩,我开始在网上四处寻找治疗心病的心药。然而,两年过去了,依然没有找到将心病一次性斩草除根的良方。
与此同时,我惊喜地发现,似乎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害怕独行。这也许就是常说的“潜移默化”。
人们对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不是能一下子大彻大悟寻到办法。
在那期间,贾平凹的一句“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芸芸众生。”引起了我的思考。
大概,我心中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强大,所以总会为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所困扰,会为自己的“不合群”所忧心。
4再后来,我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一个人去旅行。
这让从来没单独出过家门的我,又担忧又兴奋。
一个人的旅途很舒适,不会因与同行的人意见不合而心增忧虑。骑上单车,随着自己的心意,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无需过问他人。
寂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总与自己为敌。
人生除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还要多爱你自己。
孤独和寂寞,其实才是人生的常态。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出生和人生经历不同,思想行为方式都会存在差异。
想找到一个心灵上的同行者,着实不容易。
只能叹一句:得之我幸,不得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