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1年下半年以后,大约到十一月份,长江以南就开始逐渐收复了。攻打长江以南的时候仁义镀膜的销售团队碰到了一些阻力,于是开始了葛总又制定了扫街战术。他带着市场部总监方赟把销售分组,有的专门负责远程销售,像宁夏,海南,广东,有的小组就专攻公司三百公里范围内企业,一个街道一个街道扫,那个时候我们就启动了扫街销售和电话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所以第一年正像葛总所预料的会有寒冬到来的一样,但是因为葛总的预见性,提前做好了准备,仁义镀膜占据了一部分江南的市场,然而做库存还是零库存过年的问题却让人很是纠结,一个决策失误可能就是公司资金链的断开。此时此刻,葛总决定全力生产,做足库存,保持足够的库存。市场人员提前过来上班,生产人员推后过来上班,当年厂房的面积不够,只好买了油布,买了雨布,把设备放在外面,制造了接近一个月的产能库存。在春节前后我们启动了老版机型的展出,市场也全部在江西安义,这样的展出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很快,春节一过后,没有我想象的生产人员要推后上班,市场人员一到公司,生产人员也到公司全力生产,结果这个库存正好解决了春节以后我们客户端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天之内库存一扫而空,正好生产跟上,所以仁义镀膜顺利地渡过了第一个寒冬。
但是人无完人,为了渡过十月份的寒冬,葛总启动了一个战略,虽然在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为了防止发生寒冬的事件,也不仅是为了第一年的寒冬,预计每一年春节前后都会有市场的寒冬,葛总决定做一些大型企业的非标设备。因为大型企业每年都是有预算的,这些预算要在12月31号花完,而仁义镀膜的制造周期恰好就在春节期间,这个预算也可能顺利地帮助仁义镀膜渡过难关。所以这个战略调整,不仅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同时要接大型企业的非标设备。在这个过程中仁义镀膜接了很多大型企业的非标设备制造,但是葛总和公司其他的管理层错误地估计了非标设备制造的成本。作为一个已经初具规模的中小型企业,非标设备已经很难占据成本优势,这应该是小而精的企业去做,不适合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去做。所以之后用了很长时间在弥补当时这个决策失误。
至于这段心酸历程的背后,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我就不是很清楚了。据说在这段时间里,吴穹成了公司第一个出国的人,据说刘克财举家搬到南京,又据说刘克财和其他几位同仁也差点成了第一批背叛公司的人,被挖到其他竞争厂家去,据说小牛也有了自己的女朋友,据说罗林炎离开了,据说夏伟进了公司,并且成为公司第一个通宵加班的人,据说后来夏伟和马博士结为连理,成为公司第一对双职工;据说陈福莲加入销售部,成为公司成立以来第一个当妈妈的员工;据说10月底的时候公司第一次过集体生日,顺便庆祝100台成交量;据说年底的时候员工宿舍真正搬出厂区,公司终于有了自己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