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二十二章

你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是落后?

我总是自我感觉良好,脑袋里总会冒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念头来安慰自己,总认为待在中等线之上。

"感觉自己就在平均水准以上"而实际上所有人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而这种现象称之为”乌比冈湖效应“

乌比冈湖效应,也称沃博艮湖效应,意思是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社会心理学借用这一词,指有一种人总觉得什么都高出平均水平的心理倾向,即给自己的许多方面打分高于实际水平。用另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自我拉抬偏差。类似效应“杜宁克鲁格”效应,即“越差越牛逼,越强越谦虚”牛逼的人他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无法认知他人真正的能力; 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那些能力更强者却可能反过来低估自己的能力。)

我们并不能感知整个世界,而是通过自己的感知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中等线之上,而支持这个想法的背景则是,在平常生活里因为接触最多的就是中等线以下的人或事,而高于我的人或事我接触的很少,这样抽取出来的”样本“就存在问题,也就产生了认知偏差,即产生最终的我在中等线以上的判断,支持这个判断的正是这个存在问题的”样本“。

教育体制里”及格线“是60分,多出来的10分可以算做是一种”修正参数“,低于60分的60%人数都是落后的,这种”虚情假意“的”宽容“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妨碍了大多数人”免疫的正常发育“,认为得了60分就已经走在了大多数人之上,明白过这个道理后才发现这个想法耽误了我整个前半生!

参加工作后我知道了有”二八定律“这么个东东,即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社会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不成为百分之二十即是落后的群体。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897年研究英国人财富和收益模式时发现的。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又缩小了,成为1%之后就算落后,是赢家通吃的社会,剩下的只能喝汤度日,在次一点的汤都喝不到。

而发生这一切的条件则是互联网联通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已经可以尽量感知这个世界的全部“信息透明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有迈进1%才有效。

现在的人们认识到:原来那些成功的人真的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想法和事情,所以他们才能挣大钱。这也促生了知识贩卖的社群层出不穷,正式进入知识付费的时代。

当互联网把所有人连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对知识的苛求异常强烈,而甚者已经深化到了恐惧的地步,害怕落后的恐惧。

那么成为1%可能也满足不了不落后的局面。

过去40%之后是落后。

现在以为20%是落后。

现在实际上1%之后是落后。

将来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都是落后。

在大数据的面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是没用的,万分之一的人才能掌握主动赚取资源。

知道了即使成为1%也可能处在落后地位的信息后,产生焦虑也是自然而然的情况,恰当的焦虑则可以称之为”危机感“,我们加强自己的韧性利用危机感前进,因为毕竟在前进的路上找到解决”危机感“带来焦虑的方法或者成果。

两个目标

不在为了生活而出卖自己的时间。

不在成为落后的80%中的一员,甚至是99%中的一员,争取做到1%。

看完这篇文章真的是压力山大,本以为别人60我70的标准已经很好了,但在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里,1%都可能是落后的局面,让我很受伤,真想拿把鞭子鞭策自己再努力些,怎么也的先混进前10%里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就我和圆圆的现状来看,我是再回不去当初的状态了。因为伤了心。有些话,触碰到我底线,我竟然也会成为这么固执的一个人,...
    静静的碎碎念阅读 3,318评论 0 0
  • 风把海都吹笑了,烟花都烂漫在空中。 城市里人很拥挤,乞讨的人蜷缩角落。 有人说歌曲刚好,不多不少就是味道。 旅游慢...
    汐的岛阅读 1,287评论 0 0
  • 一如往常,每周一通和家人的电话。电话那头是远在江苏打工的妈妈,是独居异乡的爷爷奶奶。然而,和爸爸的通话总是少之...
    IAMYOU_4967阅读 1,89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