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乡土中国》的第三篇文章《文字下乡》的解读。
插一句言外话,我的解析一般都是根据我做的思维导图来的,也就等于对于我的思维导图进行更详细的一遍解读。
老规矩,正文前头放导图:
我在上文说到,《再论文字下乡》中费孝通先生又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乡土社会与文字的关系。
那么这个角度是什么?这个答案在原文中有呈现,如下:
关于时间阻隔上的说法呢?
关于时间阻隔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事社会的世代之隔。
所以这次主要的分析角度有两个,一个是今昔之隔,一个是世代之隔。但是我个人认为应该还有一个角度是乡土社会的记忆。
一,个人的今昔之隔
文章首先点出记忆一词。通过了对于动物的自己和人的记忆的不同,提出“时间的桥梁,记忆”。可见记忆是能否打破阻隔的关键。简单来说就是,有了记忆,才有回忆。
虽然动物也有记忆,但是他们的记忆只是停留在生理水准上。而人却可以用记忆来服务学习,形成自己的象征体系,从而能够应付生活的变化。
费先生也指出,最重要的象征体系就是词
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通,在个别情境中搭下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上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打下桥梁。
可想而知,词连接着个人生活中的各个情境。再往大了说,它链连接的是社会,乃至历史。
二,社会的世代之隔
人利用记忆,发展记忆,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
说明,人的生存需要过去的经验,记住这些实用的东西,才能更好的生活。这种向前人学习的方法又何尝不是消除世代之隔的办法。
当然,人的生存不能只靠前人的经验,还应当有自己的经验的积累。从而丰富个人记忆,增加社会共同经验的积累。
三,乡土社会的记忆
在乡土社会,老祖宗们在生活久了,已经熟悉了当地的各种情况,所以对于儿孙而言,只要学习老辈的经验便能保证生活。这在书中也有描述:
祖先们在这个地方混熟了,他们的经验也必然就是儿孙们所会得到的经验。
同一戏台上演着同一的戏,这个班子里演员所需要记得的,也只有一套戏文
对于这样的乡土社会来说,经验就是那么一些经验,世世代代不怎么变化,传承下来,只要语言就够了,不需要像城里人那样将历史记成一本本的册子。所以文字也好像没有那么打紧。
并且,乡土社会是个生活定型的社会,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就是连记忆也不需要太多。
所以费先生说“这种乡土社会,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文字来帮忙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