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务之急要千方百计搜救失联人员,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尽快恢复通讯和交通。同时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针对近期极端天气多发等情况,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加强风险预报预警,加强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应急值班值守,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确保群众安全度汛 。8月14日,省委书记周祖翼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这一系列指示与会议精神,为我们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是防汛救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洪水无情,生命无价,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在此次甘肃榆中县山洪灾害中,我们看到了各方力量争分夺秒开展救援,全力挽救生命的感人场景。无论是消防救援人员驾驶大型起重机、全地形摩托车等救援设备,利用生命探测仪、搜救犬等在现场进行抢险救援;还是党员干部在临时安置点忙碌,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物资保障,都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践行。在我们的工作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面对汛情等灾害威胁,都要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开展救援与保障工作。
风险预报预警是防汛救灾的“前哨”,必须精准及时。近期极端天气多发,准确的风险预报预警能为我们争取到宝贵的应对时间。就像甘肃此次山洪灾害,提前的降雨预报和山洪灾害预警,虽然受极端性强等因素影响仍造成重大损失,但如果没有这些预警,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气象、水文等多部门的协同合作,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科学的分析方法,提高雨情汛情预报的精准度,尽量打出预警提前量。同时,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位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群众能够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隐患排查整治是防汛救灾的关键环节,务必全面彻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小小的隐患就可能在汛期引发严重的灾害事故。我们要深刻汲取甘肃榆中县山洪灾害的教训,对各类防汛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在城市中,重点排查排水管网是否畅通、低洼地段是否存在积水隐患、老旧建筑是否稳固等;在农村地区,加强对山塘水库、河流堤坝、地质灾害易发点等的排查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治,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应急值班值守是防汛救灾的重要保障,必须严格落实。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应急值班值守人员就是守护群众安全的“守夜人”。他们24小时坚守岗位,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变化,及时传达信息、协调各方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应急值班值守制度,明确值班人员职责,确保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履职尽责。加强值班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应对,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防汛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山洪灾害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常委会会议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汛”为令,闻“汛”而动,切实将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落到实处,筑牢防汛救灾的“安全堤”,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