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196 陈一恒 20194019639
这是一个品牌制胜的时代,也是一个品牌危机的时代。很多原本寻常无比的产品,在当今消费升级的浪潮下, 通过原材料、包装、宣传等方面的优化加工形成品牌,价格也开始水涨船高。但目前,如何说服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成为商家面临的一个难题。以下是让消费者更愿意为高价付费的3个技巧。先看看怎么来让他们认可。
技巧一:给客户提供奖赏自己的消费理由
既然消费者收入有限,自然就不能把“高价产品"当成每天的购物首选,只能当成偶尔对自己的奖赏。而商家能做的,就是想办法激活消费者的"自我奖赏"心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花钱的“理由",从而减少他们因为高消费而带来的负罪感。一般来说,你可以利用以下3类理由,激活消费者的“自我奖赏"心理 ——
1、权利类理由—— 奖励自己的成功感
如客户感觉自己已经“付出很多"、“做得不错",就会认为有了奖赏自己的权利,从而容许自己短暂地"消费升级"一下。因此,写营销文案时,企业就可以给消费者提供这种理由。比如,当用户觉得“付出太多"时,告诉他:加班太辛苦,今天吃点好的!再比如,当用户觉得自己有所成就时,告诉他:你做的已经足够好,只不过对自己要求太高,今天早点下班,吃点好的。
2、特殊类理由—— 节令促销
有些消费者因为资金有限,并不能特别频繁地高消费。所以要想说服他们买点好的,就得让他们感觉到这次是一种“特殊行为",比如:今天出差了,去吃点好的。(这是特殊场景)周末又到了,今天吃点好的。(这是特殊时间)难得朋友来做客,今天吃点好的。(这是特殊人物)
3、低成本类理由—— 限时促销
举个例子。有款网红的口红,李敏一直不舍得买。某天下班,她路过这家店铺发现,这款口红正在打折促销,原价400元,打折后只需要320元。虽然打折后,对她来说,还是有些贵。
但(敲黑板)如果此时不买,后面再买就要多拿80元。想到这,她立马拿起口红去结账了。这就是品牌方用低成本的理由,说服消费者购买高价产品的一种方式。同样的手段,还有免费试用、活动抽奖等。
技巧二:给客户消费提供可比较的对象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
当消费者发现,比他更不应该消费该产品的人,都开始消费(这品牌)了,他们就容易克服内心的阻碍,去进行购买。人争一口气,大爷我不在乎这点钱......
比如,阿里旅行有一段文案,是这样写的:有人说,出去玩浪费钱。我问他,那你浪费了多少假期?趁年轻,想花就花,大不了分期还嘛。不过,在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你所利用的群体,不能是消费者想要回避的群体,否则反而会起到负面效果。
技巧三:绑定产品和消费行为的目标
心理学上有个理论 ——“目标趋近效应"。意思是指:我们越趋近某个目标,越想不惜一切代价完成它。因此,营销者可以通过,将产品与消费者某个即将完成的重要目标绑定起来,从而触发刺激消费者购卖行为。
比如,旅游时,你跑到人山人海的景点,看到一瓶水卖10元钱,会不舍得买。但如果此时有人说:好不容易挤出时间旅行,不要因为10块钱,让口渴毁掉你的心情。你就会更加愿意,为超出平常价的水付费。
以上,就是让消费者为高价产品付费的3个技巧:
1、给客户提供奖赏自己的消费理由;
2、给客户消费提供比较的对象;
3、绑定产品和消费行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