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1342【问道青城山】

问道青城山

1丈人山

介绍一下青城山的背景和由来。

2神话传说

概括一下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故事,重点讲一下白素贞人物品格。

3登山过程

边走边聊,朋友川妹同行,志同道合,坐五分钟索道上山,下山用了两个半小时,驻足寺庙前欣赏对联和门联,从中感悟人生。

4景色描写

植被保护好,树木参天,石道蜿蜒,天然树林氧吧,空气清新,满目流翠,郁郁苍苍,绿荫遮蔽,凉爽宜人

个人感悟

行不言之教,自在无为!



问道青城山

一、丈人山溯源

青城山坐落在四川盆地西缘,自古便有“丈人山”之称。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向仙人宁封子问道,山名便与这“丈席问学”的典故渊源颇深。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山间宫观藏于密林,石阶隐于翠色,行走间仿佛能听见千年道法与草木共生的絮语。

二、白蛇传说里的青城魂

谈及青城山,总绕不开白素贞的传说。这位在青城山中修行千年的蛇仙,为报许仙救命之恩,化身女子与之相守。她的品格,恰如青城山水——既有对爱情的执着热烈,水漫金山的果敢是为守护;亦有内心的温柔坚韧,被压雷峰塔仍不失向善之心。那份敢爱敢当的赤诚,与青城山“道法自然”的旷达相映成趣,让山水间多了几分浪漫的人文温度。

三、与川妹同行的登山意趣

和川妹同行青城山,算是赴了一场“志同道合”的约。她操着脆生生的方言,说这山“看着秀气,爬起来才晓得有脾气”。我们没费太多力气,乘索道五分钟便上了半山,脚下云雾翻涌,倒像是腾云驾雾的仙人。

下山的路却走得悠长,两个半小时的脚程里,尽是闲散的聊天。我惊叹于石阶旁青苔的倔强。行至古寺前,我俩不约而同地停了脚。寺门两侧的对联墨迹苍劲:“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 驻足良久,忽然懂了这山间禅意——人生如登山,有索道的捷径,也有石阶的漫长,急与缓、进与退,终究是自己的选择。

四、满目翠色里的清凉境

青城山的绿,是泼泼洒洒的浓墨重彩。参天古树枝桠交错,遮天蔽日,只漏下几缕碎金似的阳光;蜿蜒石道被青苔裹着,湿漉漉的,踩上去像踏着天然的地毯。说是“天然氧吧”一点不假,深吸一口,满是草木与泥土的清新,连空气都带着沁凉的甜味。

走得热了,往树荫下一坐,山风穿林而过,瞬间吹散一身暑气。满目流翠里,听虫鸣鸟叫,看光影摇曳,忽然明白为何古人要在此归隐——这郁郁苍苍的绿意里,藏着最本真的宁静。

五、行不言之教,自在无为

下山时回望,青城山仍在云雾中半遮半掩。这一路没刻意求什么“道”,却在乘索道的轻松、读对联的顿悟、赏翠色的闲适中,品出几分滋味。草木自在生长,云雾随性聚散,山水从不说教,却处处是“道法自然”的启示。

或许,这便是此行最大的收获:行不言之教,顺应本心;得自在无为,便是与这青城山水,与这人生,最好的相处之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青城山下白素贞~~” 对,第三天行程,青城山与都江堰。 青城山 ,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
    邻家安心阅读 977评论 0 0
  • 从九寨沟回来之后 第二天,我们又踏上了青城山都江堰之行 都江堰,最早听到它的名字的时候 初中的历史书上 那个时候介...
    平凡女子liz阅读 951评论 0 2
  • 除了穿平底鞋,爬青城山没有做任何攻略,带着开盲盒的心态踏上了“问道”之路,试着体悟一番王国维的“有我之境”。 对青...
    风筝无风y阅读 873评论 15 51
  • @子不语 本来昨天和朋友C计划好了今天一同前往青城山,可是今早起床的时候,不论怎样都叫不醒昨晚熬夜的她,于是我便怀...
    T子不语阅读 666评论 1 4
  • 问道青城山,你问到了么?——周三直播分享逐字稿 上善若水、道法自然; 道在路上、路在脚下; 源远流长、大道无极 开...
    杨蓉阅读 10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