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远嫁熊哥,我已六年没有回过老家,真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原本计划今年回老家陪爸妈过年的,现在因为某种原因又要搁浅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许是年龄越来越大,许是离开家乡太久,家乡的点点滴滴总让我魂牵梦绕。
很多次在梦中我回到了思念的家乡, 我见到了我的亲人们,他们亲切地喊着我的乳名。离开家乡太久,我已快忘记我的乳名。
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两边是绿油油的麦田。迎面走来的乡亲热情地和我打着招呼,邀请我去他们家玩。
村头那棵歪脖子枣树,脖子愈发歪了,但树叶却愈发的茂盛。那口养育了整个村的古井,井水依然清澈。
如果可以,真想在梦中永远不要醒来,如果可以,真想今年回家乡,重温儿时过年的味道。
家乡的年,从腊八那天就开始了。“腊八腊米饭,大人小孩都喜欢,腊八腊清茶,大人小孩撇着嘴。”
家乡的习俗,腊八那天并不是吃八宝粥,而是吃白米饭。以前物质匮乏,老家又主要是以吃面食为主,如果那天能吃上一顿白米饭,大人小孩都会很开心。
腊八过后,就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有的地方是二十四祭灶)。祭灶那天老家人会进行大扫除,里里外外都会收拾的干干净净。
也会买一张老灶爷的画贴在灶的前面,并摆上贡品糖瓜子。糖瓜子是用大麦熬的一种麦芽糖,吃起来很粘牙。寓意是用糖瓜子粘住老灶爷的嘴,让他去天上以后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保佑家里人来年能顿顿都吃上好的。
祭灶那天晚上吃饭时会放一小串鞭炮,寓意是接年,也要给灶王爷上香烧纸钱,烧纸钱的时候,大人小孩都要磕头跪拜。
二十四那天,村里有人家开始陆续杀猪。印象中父亲喜欢买猪坐板,就是猪其中的半个屁股加一条腿,大部分时候也会带一条猪尾巴。
老家有个说法,煮好的猪尾巴,让爱流鼻涕的小孩躲在门后吃,可以治小孩流鼻涕。小时候我是个鼻涕王,吃了很多猪尾巴,后来不再流鼻涕了,但我爱上了吃猪尾巴。
买回来的肉会挂在门后,那时候很馋,天天都盼着早点过年,可以早点吃上肉。一天没事,总盯着那块生肉看上好几眼。
过年炸馓子,是老家的一个习俗,几乎家家都会炸。年初二女儿回娘家的时候,都会挎上满满一篮子。
炸馓子是个琐碎活和技术活,要头天晚上按照比列把面和好。一般炸馓子都是炸几十斤,和面是个体力活。印象中都是母亲和到一半,有父亲接着和。面和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馓子的口感。
面和好的第二天,吃过早饭,邻居家的婶婶嫂子会过来帮忙。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是最幸福的,因为在厨房里帮不上忙(炸馓子的火候也是很关键,通常这时候都是有父亲亲自烧火),就只管找小伙伴们去疯玩。
下午两三点的时候,香脆的馓子就出锅了。母亲会拿平时盛馒头的篮子,拿上两把让我们先吃。这是过年前第一次解馋,馓子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香。越吃越想吃,吃的停不下来。
馓子炸好后,就是蒸过年吃的馒头。
在我们老家,平时吃的叫馍,过年吃的叫蒸馍。二者的区别在于,平时吃的馍是长方形的,没有馅;过年的蒸馍是圆形的,做的时候,里面会红糖或是红枣。寓意是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我最爱吃母亲做的蒸馍,劲道香甜,不用配菜,我都能吃上两个。
记得小时候,蒸馍蒸好后,在掀开锅的那一瞬间,母亲整个人就像被仙气围绕着一样,馒头的香甜的气息也扑面而来。看着一锅白白胖胖的大馒头,母亲笑的合不拢嘴,我更是馋的伸手就要去抓热馒头来吃。
现在长大了,好像再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可以让我如此充满期待。
馒头蒸好后,就是买鱼回来宰杀,清理干净剁成小块腌制起来。过年还要杀几只鸡,我们老家很少有人吃鸭肉,都觉得鸭肉有一股重重的鸭毛味。鸡清理干净后也是剁成块放盐腌起来。
接下来就是处理猪肉。猪肉通常会被切成12厘米宽的的方块,排骨会一条一条分开。清理干净后,会放在大灶上去炖。
锅里加入漫过猪肉的水,加生姜、大茴香、桂皮、香叶等作料。先是大火烧开,撇去上面的浮沫,然后在小火慢炖上2个小时。炖的时候一大锅肉汤咕嘟咕嘟冒着热气,香飘四溢。
通常在炖肉的时候,母亲已开始忙着给腌制好的鱼肉和鸡肉裹上面粉和地瓜粉,另一口灶也已倒上油。等油烧热了,就可以把鱼肉和鸡肉下去炸。刚炸出来的鱼肉和鸡肉也是香嫩可口,吃的停不下来。
有时候母亲也会把生肉切成片,裹上面粉,炸成酥肉。
印象最深刻的是,就是炸煮好的大方块肉。肉煮好后会捞起来晾着,冷却后,有皮的那面会涂上一层柿子和蜂蜜拌的汁。涂上这层汁的肉皮,入锅炸后,色泽金黄诱人。
经过炸的方块肉,等客人来的时候,会被切成小方块,加葱姜蒜等作料回锅炒一下。这样做出来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很是受亲戚朋友的欢迎。
除夕的前一天,还有最重要的一个活要忙,那就是包饺子。因为家乡的习俗,大年初一早上是必须吃饺子。
小时候饺子馅都是手工剁出来的,那天走在村子里,空气里除了浮动着带着年味的肉香,还有家家此起彼伏砰砰剁饺子馅的声音。
那声音听起来似乎有些吵,但却又莫名地让人感到踏实。
除夕下午家家开始忙着贴春联,挂灯笼,连猪窝上也都会贴上六畜兴旺。有的人家中午早早就把春联贴好,老家有个说法,春联贴好后,就不会再有人上门讨债。
除夕晚上,正式迎接新年。除了一大桌好吃的饭菜,还要放鞭炮。饭前还要上香烧纸,点上两个大红蜡烛。
吃完饭一家人围着电视吃瓜子花生看春晚,最激动人心的是父亲发压岁钱。压岁钱并不多,但躲在被窝里数压岁钱,那是儿时的一大快乐。
那时候我一般都会守岁到十二点,一定要把春晚的晚会看完才睡觉。那时觉得春晚的每个节目都很好看,不像现在总觉得少点什么。
凌晨四点多,有早起的人家已开始放鞭炮,接着鞭炮声就会陆续不断一直响起。
每年大年初一,都是父母起床最早。他们会先给一家人烧好洗脸水,然后蒸馒头,煮水饺,煮汤圆。
汤圆是用米酒加糖煮的,每个人都必须吃,吃完会甜一年。馒头的寓意是团团圆圆,也是要吃整个的。饺子是年初一的主角,其中的一个饺子里会包一个硬币,吃到包硬币饺子的那个人一年运气会特别好。
过年对孩子来说是最开心的事,不但有新衣服穿,还有很多好吃的,而且还有压岁钱,哪有孩子会不喜欢呢。
所以过年的时候孩子不用大人叫,都起床的特别早。老家也有风俗,大年初一早上是不能催人起床的,要不被催的那个人会一整年都被人催着做事。
早起的孩子会到周边邻居家,摸索着捡放鞭炮时没有放响的鞭炮,谁捡的多就感觉特别牛。
其实捡来的鞭炮并没有什么用,如果还带着稔子,就会直接拿去放掉。没有稔子的,会把皮一层一层剥开,把里面的火药倒在一起。然后点着,就会冒出一人多高闪亮亮的火花。
孩子们看着火花都高兴的又跳又叫,那种简单的快乐真是让人怀念。
大年初一那天,奶奶也会比平时起的早一些。因为奶奶是村里的长辈,吃过饭村里很多人会过来给奶奶拜年。
我起床洗漱好后,会先抱着门口一棵笔直的大椿树摇一摇,一边摇一边说:椿树椿树娘,我长高了你长长;椿树椿树爹,我长你歇歇。据老人说,这样以后长的比较高。
以现在的事实来看,这并不是真的。我摇了好几年椿树,并没有长的很高。
在我十岁那年我特地跑去问奶奶,我摇了这么多年椿树,怎么还是没有长高。奶奶说那是因为你摇的时候穿着衣服,摇的时候不穿衣服才会灵。说完大家都笑了。
第二年摇椿树是否要穿衣服这个问题,我曾思考了很久。
大年初一早上,家里的女主人也会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拿着几个馒头,走到村头。去咾咾地唤猪,从村头一直唤到自家的猪圈旁。然后把馒头扔给猪吃,寓意是来年养的猪都能膘肥体壮。
吃过早饭,开始有人陆陆续续来家里拜年。
小时候,村里有个哑巴,每年拜年的时候都会穿一件有很多口袋的衣服。不管到了谁家,大家都会拿很多瓜子和糖给他,不多时,几个口袋都会装的满满的。他总是双手合十,不断鞠躬感谢大家。
来拜年的人到家里之后,如果家里有老人,他们会先去问候老人,祝福老人身体健康。然后再问老人的儿孙过年起的早不早,在我们老家过新年起的越早越好。
主人会端出瓜子,花生,糖果,再倒一杯滚烫烫的茶招待前来拜年的乡亲。大家磕着瓜子,喝着茶,叙着家常,温馨热闹。
年初一也还有一些规矩,特别是家里有属龙的人,是不动刀和剪子的;也不能洗衣服,说是会冲了水神。
年初二就开始给舅舅拜年,舅舅家的孩子初三会到我家,初三我们又去给姑姑和姨妈拜年,姨妈姑姑家的孩子初四会来我们家拜年。
拜年拿的礼品,基本上都会原封不动再退回来。家里亲戚多的,走到正月十五都走不完。
看似很没意思的拜年,却是老家一直以来的传统。亲戚,越走才能越亲。
年初五在我们那边叫“破五”,这天早上家家的女主人,都会做手擀面叶 。面叶像一个大补丁,早饭吃面叶的寓意是补窟窿。
那时大家过的都不富裕,很多家庭都要借钱度日。每个人都希望能把借的钱早日还掉,也算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吧。
过完初五,还有过一个正月十五。正月十五这一天,大人会给孩子们买些小灯笼,晚上的时候把灯笼点亮,孩子会提着灯笼到村子的广场上一起去玩,比谁的灯笼更好看。
正月十五也还有一个习俗,那天晚上每个女主人会做一种叫布袋的面食,谁吃的多就代表新的一年的谁的收获最大。
过完正月十五,年就跑远了,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辛勤忙碌。
长大后离开了家乡,看到了外面更大的世界。也曾在不同的城市过年,每个城市过年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让人留恋。
家乡的年并没有外面过的那般热闹非凡,流光溢彩,但留在记忆中的年味,一如妈妈的味道,无可替代。
在异乡,枕着乡愁,听着雪花,我在梦里过了一个家乡年。
无戒365极限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