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一场残忍的阅读,读完这本书真真切切的痛夺眶而出,书中字里行间充斥着死亡的气息,短暂的幸福是惟一让我悬着的心落地的时候,但美好就像泡沫,转瞬破灭,死成了你无法预料到的意外,死是一直在重复的事情,福贵重复见证了四代人的死亡,从一次次的死亡中活下来,从一次次绝望中活过来,活着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把悲剧写给了福贵,把挣扎留给了读者,他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让福贵一生都在失去,他的母亲、妻子两个充满善良的女人因病死去,让曾经那么活泼可爱的女儿凤霞成了哑巴,在让她得到幸福生活后却让其难产而死,他的儿子有庆,一个承担着家庭所有期望的孩子却因为抽血而死,一切与福贵有着最亲近关系的人都死去了,就连最后的希望外孙苦根也离去了,福贵用自己的双手埋葬了所有最爱的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的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和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这样的活着是艰难的,这种活着给了我们欲哭无泪的压抑。
我们没有从书中看到福贵歇斯底里的咆哮,没有任何对他内心的描写,作者把这种挣扎留给了读者,让读者深陷悲剧的漩涡,无法挣脱。这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却又不忍心读下去的书,打破了读者心里所有的美好希望,给人深深的一锤重击,当你读完这本书仿佛得到了解脱,却又因为无法从书中走出来而内心感到十分压抑。
但小说同样给了我震撼,他这一辈子和苦尽甘来都失之交臂,亲眼目睹和经历所有亲人的离去,那种痛和绝望他要一次次承受,但是他还得忍耐、适应,还得活着。或许这就是余华想表达的,“活着,不在于喊叫,也不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就是去招架、去承受,无论生活给予怎样的磨难,但只要还活着,生活就不能击倒我们。
我想这世上的人们,多半都是这样的,和自己的命运半是抗争半是妥协地结伴相行,就像离不开彼此的挚友,一起穿越那漫漫人生路。
人的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苦难,心存希望,坚强的活着,这才是活着真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