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暑

小暑(2020-07-06)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五个节气。

暑,是指炎热的意思,小暑即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一到,就意味着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不过其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我国多地自小暑起进入雷暴最多的时节。

小暑三侯

初侯,温风至

            小暑时节,吹的风都带着热气,所以叫“温风至”。

二候,蟋蜂居宇

            天气日渐炎热,蟋蟀开始自田野逐渐移入庭院。

三候,鹰始鸷

           鸷,凶猛的意思。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鸟巢中飞出来,开始学习飞行博杀猎食的技术。

民间习俗

1.龙晒衣

传说中,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是龙王晒衣服的日子,如果不下雨,太阳就特别好,衣服晒一晒就不会发霉长蛀虫了。因此老人小暑时节,都会把家里的棉衣棉被拿出来晒一晒,这样就不会发霉!

2.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三伏天

“伏“的意思就是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阳气最盛。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处暑之中,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每伏各十天,一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长达二十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