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


一位老哥诉说插队经历时说,临走时爹妈没什么好给的,只给了一块梅花表让他揣在身上,说万一有困难或得病了,手表就是救命的法宝。他当时只有15岁,再艰苦也没敢卖那块表。后来才知道,瑞士梅花表厂于1919年由史洛普家族创立,相传数代,至今仍由家族所拥有及经营。奢侈品真正奢侈的是精神和家风。

直播带货5小时,卖出2.56亿。

 

这不是某位头部电商主播的战绩,而是张庭直播带货首秀的成绩单。

 

战报显示,张庭直播带货首秀单场成交总金额达2.56亿,累计观看人数超1900万,订单量115.98万,峰值在线人数49.80万,收获音浪超268.1万,付费人数超15.8万。



虽然张庭曾是明星艺人,但她的直播不应该被简单地当做明星直播带货来看


直播预热视频点赞超376万

 

关于张庭,或许我们之前都是在影视作品中了解她,从《绝色双骄》、《穿越时空的爱恋》再到《武媚娘传奇》。不过,近几年,她另一个身份更为人所知——微商。

 

2013年,张庭和丈夫林瑞阳共同创立护肤品公司达尔威,旗下直销护肤品牌“TST庭秘密”的产品或许也曾在你的朋友圈出现过。



6月7日,张庭发抖音视频为直播带货首秀预热,点赞超10万。视频中,她谈到自己做直播带货的初衷:“我要让所有人吃得起、用得起全球最好的品牌。就凭我能谈下比对折更低的价格,就凭我小时候苦过、难过,我渴望所有人都能拥有。”



之后,她又发了多条视频预热,主打直播间高品质、地摊价,还有超强福利,强调自己做直播带货是认真的。其中,张庭和闺蜜陶虹共同跳舞预热直播的视频,点赞超376万。




昨晚的直播中,张庭搭档助播李晨,陶虹间歇性助阵,林瑞阳则压轴登场。直播过程中,还有10万元红包抽奖,送出30万份护肤品套装。


张庭有明星和微商的双重经验,话术清晰利落,再加上搭档主持人李晨补充解释,直播间看起来也不尴尬,过程顺畅。

 

新抖数据显示,张庭直播间的用户以女性为主,占86.2%。昨晚卖了30款产品,涵盖护肤美妆、3C数码、食品饮料、生活用品、小家电等,产品价格在19.9-4158元不等。其中,有5款是自家TST的产品。


一位直播带货从业者认为,张庭直播间产品结构合理,既有引流型彩妆、利润型白酒,也有收割家庭主妇的净水器明星直播带货选品组合很重要。

 

战报显示,TST明星产品活酵母创下3分钟卖出10万组。销量最高的产品则是TST苹果肌面膜,共卖出85万单。新抖数据显示,仅这两款产品的销售额加起来超过了1亿。



为什么张庭直播间的销售额如此惊人?

 

我们使用新抖的对比功能,将张庭与罗永浩、陈赫的账号数据、直播带货数据进行对比。


从粉丝数来看,张庭粉丝数和罗永浩差不多,和陈赫相差近5000万。但她的赞粉比为9.52,陈赫是7.12,而罗永浩是1.43。



虽然张庭的峰值在线人数低于罗永浩和陈赫,但场均直播音浪和单场累计观看均高于罗永浩



张庭直播产品中,超76%的产品来自京东平台。罗永浩和陈赫直播产品则以淘宝为主。业内人士透露,京东帮商家直接联系张庭直播招商团队,坑位费30万,佣金20%。


数据来自新抖(xd.newrank.cn)


张庭既没有罗永浩的官方力量加持,也没有陈赫的抖音粉丝基础,凭什么交出的成绩单远高于两人?

 

微商的力量真的不容小觑。

 

据媒体报道,有不少业内人士提到,很多辛巴直播间销售的产品会提前在微商社群中预售,而直播会让整个成交量呈现集中爆发,形成惊人数字,打造头部效应,从而获取更多平台资源和供应链议价权。

 

张庭似乎延续了这一做法。

 

据我观察,一位做TST产品的微商朋友早在6月8日就开始在朋友圈宣传张庭直播带货首秀。据业内知情人士介绍,TST有1100万微商代理,内部提前3天就开始购买,直播间更像是交易窗口。




另外,在直播期间,也有TST微商在朋友圈同步宣传直播产品。顾客在微信下单,微商在直播间下单抢购。下图中的微商晒出了自己和顾客的聊天记录,均是下单苹果肌面膜。最后,他在朋友圈晒出抢到150套苹果肌面膜的截图。



也就是说,张庭直播间的流量并非全部来自抖音,绝大部分应该都来自私域流量,从微信朋友圈导流抖音直播间成交,带来超高的直播间销售额。



直播带货和奢侈品的两极分化


男不撮饭,女不化妆,为期三个月了。这场疫情破坏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人们削减所有非必需消费,奢侈品生意惨淡。
可近日,LV、香奈儿、普拉达等一线奢侈品牌却宣布将涨价,涨幅还超往年。匪夷所思吗?可一些白领上赶着抢在涨价前排队抢购呢。
疫情后人们对涨价普遍敏感。大家都不容易你还涨价?海底捞和西贝涨价后又向消费者道歉了,说这时候涨价没有顾及到消费者的感受,是个错误的决策。但国际一线奢侈品不理这个茬儿,每年都涨,因为这是身份等价物,不是一顿饭。
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奢侈品厂商要定期销毁过期产品了。只有把卖不出去的包包一把火烧掉,才能维持它的价格体系。你可能觉得这是最愚蠢的浪费行为,还污染环境,但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人与人之间的区隔。不稀缺,都烂大街了,怎么区分你我他,怎么打造鄙视链呢?
最近有人在网上解构茅台的成本,说一千五的飞天茅台成本不过二三十块。那卖的都是广告费吗?有人说茅台能保值,因为越放越醇,越醇越值钱。这都是屁话。喝茅台、显档次的排场才是心理价值所在,送茅台、套近乎的人情债才是权力价值所在。
男靠手表女靠包。我曾写过,小白领用包包来励志,先透支钱包买下一个包包,然后再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它。这不能叫虚荣,这叫阶层晋级,或者包包激励法。要不怎么办,要等人送吗?送包的那点意思,往往变成不好意思。但虚荣使人进步,虚荣也使人堕落。一味借钱或者欠贷来满足自己的物欲,将来都是要还的。用什么还,自然我是瞎操心了。
终于,有部分年轻人明白过来了,平价才是硬道理。疫情后,精明的新时代追求“消费降级中的升级”,在价格上降级,在品质上升级。大家并不是去买便宜的地摊货,而是选择那些有一定品质保证的平价商品。麦肯锡去年底发布的报告显示,有60%的受访者表示就算生活宽裕,也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大家更注重高性价比,大幅削减非必需品开支。阿里大数据显示,新中产们平日里喜爱的高端护肤品、高档红酒的销量都在大幅跳水。
当然,挎LV的看不起挎名创优品的,这仍然是一个两极分化的世界,但挎名创优品的队伍在扩大。这股风叫“去过度化”:反消费主义、反智商税、成分党、性价比、断舍离、极简主义……加上90后开始的民族自信,自然就改去追国货精品了。今年网络直播带货大卖也是顺应这股潮流。直播带货产品看起来都是高性价比的海外替代品。
疫情让人重新审视欲望,回归理性消费。食不过三餐,眠仅需六尺。少一些炫耀,多一些实用。不要他人眼里光鲜的虚荣,只要自己觉得舒适的满足,活自己嘛。况且,男因表事发,女炫包被抓,那么招摇干吗呢?



并非万能的风口趋势「CEO带货」


但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直播。
2月29日,海里捞、小龙坎、辣府香天下等9家火锅店,在淘宝直播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火锅局”,多位总裁和高管纷纷出镜,消费者们可以边观看直播,边点外卖,同城当即可送。
“相比主播,我们可能更了解产品,比如火锅的地道吃法和原材料。”小龙坎电商业务负责人李曦,(微信ID:2601806971)。整场直播有10万多人观看,谈到销售数据,李曦略带羞涩地表示,“我那场不太高”。
即便如此,李曦也没有放弃摸索。他们正在考虑成立一个直播部门,小龙坎未来会一直尝试,但是直播并不会成为小龙坎的核心战略。
她有自己的考虑,“直播确实能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促进火锅外卖的销量,但是现场吃饭的体验感和与友人进餐的酣畅淋漓,不是一顿火锅外卖可以比的”。她相信,堂食依旧是餐饮业,尤其是火锅的未来,但直播作为引流工具,依然是值得尝试的。
这个直播部门更多的功能是推动小龙坎的消费者业务(即面向C端的自热火锅、火锅底料等),“上李佳琦的直播间,确实给我们带来销量的一个比较大的增幅,但大主播的佣金和抽成比例都很高,同时要求我们给到的价格也是最低的”。一场直播下来,更像是赔本赚吆喝。
因此,从去年开始,小龙坎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主播。春节期间,自己培养的主播也在持续带货,2月17日凌晨,小龙坎仅仅开播10分钟,就卖出上万份的自热小火锅,同比增长1200%。
或许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直播。他们更应该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新的渠道费用是否低于原有的渠道费用,若能,则商业模式可以跑通,若不能,直播带货对其而言只是一个伪命题。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与其说CEO直播带得是货,倒不如说带动的是人心。CEO们频繁出镜,既是对产品能力的背书,也加强了品牌输出的能力。
更大的命题在于,当直播成为新的趋势,如果不跟上时代,再优秀的公司终究躲不过被淘汰的命运。
所以现在直播变成了各行各业常态化,趋势是:大多数交易都在线上完成,所以不是趋势来了我尝下鲜,而是传统行业把直播变成常态化,不断积攒客户粉丝,建立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

建材家居行业必备工具“蜜蜂流”平台 ···················································· 更多内容在二维码内「企业微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