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老师出新书了。在他加入锤子,然后锤子正在紧锣密鼓T2的时候。
二爷鉴书,小道,围坐一堆,为他吆喝。
池老师是我唯一会主动打开的公众号很久了,虽然很久也没有去看他。那时在觉得池老师的文字写的好看之余,还是总感觉他的编程功力,或者说架构能力,虽然娴熟,但也并是大师级别(话说,要那么大师有毛用?linus算大师了吧,可他不会写文章啊)
但是看到现在,慢慢越来越觉得池老师的文章笔力日渐厚实。他写的越多,越受关注,被知晓的越多,能做的事也就越多,然后可写的素材也就越多。最终这些事,与伴随写作进行的思考,以及为了写作和为了匹配参与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自我要求,所进行的自我修养,让他稳步渐长。
这些都是发生在我眼皮底下的事。
这是我最近经常感慨的套路。
最近发现牛逼全球化的互联网公司,包括中国的公司,都是在2010年到2015年成长起来的。我回头看看我自己身后,问自己,这段时间我在干什么。谈一场内耗和无果的恋爱,在公司混到最谷底,生活因无路可走而结婚生子,养孩子,顺便在2014年开始创业。现在2年了,可是还像初创一样,处处没有成系统。很多事情没有做顺。
同样只做了1年的“二更”已经壮大的如此那般了。
当然起点是不同的,但是其实初始资金可能并不很大差别,让结果越行越远的,是对事情的看法,和决定事情的做法。
前几天我忽然开始觉得,写作这件事的有意义,在于:开始下笔。安静下来,写下去。
我用几个理由来说服自己:
1,以前读到过“写作疗愈”。无论写的是什么鬼,有没有上下文逻辑关系,一口气写了再说。顺便把所有想说的,不管能不能跟人说的,写在笔下总是完全没有忌讳的,就一通狂写吧,宣泄了也是疗愈的一种。
2,我一直想记录开咖啡馆的过程,这样,在开展的过程中,是宣传,也是事后的一种人生阅历总结。但做的并不好。因为我写着还是变成了:1)流水账,2)自己的思考过程,而不是思考结果,或者是过程的描述。这里面有很大的不同,思考过程是很糙的,肉麻,计算,上不了台阶的尴尬,都在里面。而描述则在外在,举重若轻,嬉笑怒骂,黑人黑自己,都是另一种角度,而这个角度,适合被他人阅读。
我从来不太擅长分清这两者的关系。所以我的写作还一直停留在原始的日记稿程度,怎么也没上升多少。在写不二咖啡的微信文章时,时时需要真实流露,我走的还是这个路数。
也因为几乎是思考感受过程的文字版,所以对如何描述一件事情的起承转合很生涩。一件事,如何引出,如何进入,如何书写细节,如何适时转出话题,再切回来并且融入,如何写出情节性,如何收笔(这个还好),我都无从下手。无从下手的结果就是变成一句话概括。通常一个话题我会总结成一句话(其实都是事后忘却的没有卵用)否则就不爽,一个状况的描述,我只会使用四个字成语来说明,似乎用一句话来描述就不行,必须一个四字成语才是正道。
这都阻碍着我写文章。
3,一次设计论坛上再遇蒋瞰小姑娘,一直感觉这个姑娘身上弥漫着一股子率性,这股气场底下藏着什么阅历,没有聊过,也就没有了解很多。在主理24小时书店“悦览树”的大半年里,她写了几十篇文章,关于深夜之后的24小时书店里的人们,并不非揪出个深刻来,淡淡的旁观过往人与人,让这个24小时书店在纸面上就变得鲜活。我的愚钝,让这一次忽然想起去找她写的书来看。真的联系她,厚颜讨了本签名本来,还没给书钱。顺序看了几篇,清新简单的文风,我很喜欢。
在论坛上,她说,“这书嘛,一是记录,二是宣传书店。”
作为一个能舞动笔杆子的人来说,所谓的运营推广,最好使的武器就是自己动笔了。
同样的套路,那个专门拍摄主人公苦的照片的夏小暖,也正在进行中。
和吻合了前面的第二条。
我一直没动,一是因为忙于琐事,二也是没有找到亮点,自己也觉得有趣的点。一个咖啡馆的日常,再文艺小清新,植物,宠物,闲事,不过那些,满书架的文艺小清新都弥漫这些无病呻吟,想想都非常无趣。
画了点时间(可能也就冲一个热水澡的15分钟)专门想此事。想来想去,终于被我找到,咖啡馆空间里的手艺人。我与他们的遭遇故事。
这4个理由足以打动我,想动笔。管他写的好坏呢。当初池老师刚开始从Mac技术转而写日常的时候,还不是20%的无病呻吟,废话多。
有一个每天1000字计划,就是用来安抚我这种人的。
每天描述一件事。能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