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蓝天上飘,逍遙、缥缈,曾引逗我童年无尽的想象。那时,真愿白云能长出一双脚,陪伴我在大地上跳跃、奔跑。
云还会变幻出无穷奇妙的形状、色彩,令我目不暇接之外,更为之迷醉。
上学后,老师告诉我们:云是水蒸汽的组合而已。闻此顿觉失望,索然无味。后来,渐渐明白,所有的色彩斑斓、飘逸神态,皆借助于阳光与风,云的本质还是常见的水与一些飘浮的尘埃。
诗人却凭生花妙笔写下不少动人辞句,仅关于云的成语就不少:过眼云烟、风起云涌、天高云淡……足可报出一长串。想象,把这一团水蒸气装点成仙境中的妙景,使人云蒸雾罩般为之入迷,无数神话更为之增色,腾云驾雾,有了灵性。
孩子不明白云层厚了会下雨,听说雨是从云中掉到地上的,我曾经遐想:雨滴或许是云朵急着要落地而流下的眼泪?总不会是被太阳晒出来的汗水吧?也只有云朵,才能真正挥汗成雨。
那缤纷的朝霞、红烈的火烧云,据说是阳光映照的结果,並非云朵的原貌。离开了太阳,所有的云层只是大小不同的气团。亮丽的外表,全靠借助太阳展现。
知识让人了解真相,却扼杀了童年的美妙憧憬、幻想。
真实与想象的区别远胜于书本与生活的差异。
与高蹈、空灵的云霞相比,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其肉体化学分子组成结构也是以水为主的,添加了些许尘世杂乱的蛋白质、矿物质,反不如云霞般远离尘嚣,悠然自得。而人类又发明出五花八门的科学知识、成果,进一步异化为与地球生物有所不同的类别。无法飘上天,先在地上折腾;后来又飞天入地,声称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把原本洁净的云朵也硬是污损为雾霾。
文明也是双刃剑。当人类以文化礼仪的名义,把同类分化为不同阶层,有了贵贱、贫富、善恶、智愚、美丑等区别时,就比云朵更名目繁多、等级森严了。人类的欲望无限膨胀,追名逐利之风驱逐人们忘掉了出发点,只知道急匆匆地抢夺机遇,象是台风前的滚滚乌云。
最美的云朵应该神态悠逸,略带几分色彩。急速厚重的云层是暴雨前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