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天和老同事老郑一起见面聊天,才得知他已经完成了同济大学MBA课程,很是震撼,因为老郑当时经营着一家60+人的HR软件公司,平时工作已经是非常繁忙,加上有3个小孩要培养,促使他读MBA 确切来说还是因为几年前我们一次闲聊中提及的,没想到他“不声不响”都已经读完了,在佩服他的执行力和毅力之余,对自己这个MBA梦想已经拖延了好几年,很是惭愧,所以当下回到家后就马上查看上海的各个MBA项目,在上海主要对比下身处西南的某知名MBA项目和复旦大学的项目,最后综合各种考量,选择了复旦大学-香港大学iMBA项目。
此刻在键盘前敲字的时候,我也已经毕业了1年(2014年报名,2015年入学,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延期到2016年入学),这期间有拼车的同行人员、亲戚朋友、同事都会问道几个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读MBA?读完有什么用(或者高雅一点是有什么感受)?以及给予一些建议。
1
很多人问过我为什么去读MBA?或者确切的说是为什么在快40岁了还去读MBA?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动因,我也和学长,同学们交流过,大概有几种比较常见的理由:
第一:读MBA可以获得系统化的训练,提升职业竞争力。MBA 通常有12门必修课 及 6门选修课,可以系统性的学习企业管理涉及的各方面课程,还包括一些扩展课程比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及金融学。通过2年的课程,可以打通任督二脉,逐步建立商业管理知识体系,进而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及竞争力。
第二:MBA具有社交化圈层的功能,有些同学选择MBA 就是为了建立更多的社交圈子,MBA同学来自各行各业,大家也都已经积累5-10年,甚至更多的工作经验,在不同的岗位上,当这些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些共同的标签,很容易获得共同的价值观和共识,属于一个圈子的,尤其2年相处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及认知后,也就会形成同一个圈层。
第三:走出舒适区,不少同学也都提到大学毕业后进入职场后,经过10几年的打拼后,不少人都已经进入舒适区,对工作比较轻车熟路,对所在的行业或岗位也比较了解,但大家都有一个主动跳出舒适区的诉求。
第四:为孩子树立榜样,很多工作10年以上的同学也都成家了,也有了小孩,大家经常提到的在紧张繁忙工作之余,重新进入校园读书,本身也是希望给自己的孩子身体力行的影响他们,并且最终树立一个终生学习,不断成长的父亲或母亲的榜样。
2
带着各种动因进入2年的MBA学习生涯后,到底MBA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第一:MBA 是一门商业管理的共同语言;领导力、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品牌定位、组织架构等,和同样读过MBA的领导、客户以及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会基于同一个语系,更加顺畅的沟通。当然这些是通过系统性的18门课程训练后,达到的common sense 共识,同时顺带还达到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第二:MBA同学来自各行各业,外企、民企、央企/国企,不同职位以及阶段的同学们,MBA课程更多的是案例分享以及学习,加上小组活动及作业等方式,有大量的沟通及互相脑力激荡的作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可以大大开拓每个人在原来的行业或特定专业视角,这对后面胜任更高职位或跨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MBA的社交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少部分同学在2年的学习中从相知到相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收获知识同时也获得了爱情,完成了终身大事。更多的同学则是通过MBA的学习认识更多的行业精英,在MBAer 圈子寻找到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
第四:2年的学习过程是痛苦的,但坚持下来后很多人有了很大的改变,走出原有的舒适区,通过各门课程考试以及论文后拿到的学位,就是一种认可及总结,为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
3
如果说一定要给有意向读 MBA 的朋友一些建议的话,个人认为:
首先,要非常清晰自己为什么要读MBA,带着清晰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MBA项目,有些人为了获取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有些人带着社交圈的明确目标,更多的是两者兼得,具有清晰目标后,2年的过程就更加容易坚持下来,同时也在2年后检视下自己的目标是否达成。
其次,获得家人及公司的理解及支持,2年18门课程,课前需要预习及准备,每门课程4天的全程学习及课堂小组作业,大量案例讨论及分析,课后的个人及小组作业,部分课程考试等,对于part time 在职学习来说,尤其有家庭小孩的同学还是要取舍,所以获得家人及公司的理解及支持就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要有空杯心态,MBA 同学身处不同行业和不同职能岗位,哪怕你加入MBA之前已经在自己所在行业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只有带着空杯心态,才能更好的去倾听大师的知识,同学的经验等等,最终才能学习到更多。
最后,还是要认真对待每门课程,18门课程不见得每门课都对自己当下的工作有帮助,也不见得都是自己个人感兴趣的领域或课题,但既然走出舒适区,话费不低的学费以及紧张的精力之余,每门课都有其价值和学习的必要,很多学科及知识都有相通之处。很多人心中都会有个MBA梦,或者在工作几年或10几年后有重新回到校园的梦想,但出于各种现实的压力,很可能就一直压着,笔者倒是更加建议大家积极去落实,不忘初心,实现自己人生征途中的每个小小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