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哀公十二年七十三岁高龄的孔子去世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是一位圣贤的陨落。
这无疑是十分悲惨的,但是孔子的精神光芒,仍然照耀着我们这片土地。孔子真正做到了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在各各方面都有很大成就的圣贤。在教育方面,他培养了七十多位精通六艺,有才能的贤人。同时他在政治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他所提出的建议都很有效。同时他编写作序,整理典籍,教化他人。这些都是对后世有巨大影响的。在几百年之后的汉朝,汉高祖刘邦以太牢礼来祭祀孔子。
在汉高祖之后,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汉朝之前天下都非常乱。儒很难实现。
汉稳定下来了之后,就采用先庶再福,最后教之,是很有效的方法。后来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观仲尼庙堂,认为孔子就是圣贤,最十分伟大的。
孔子对司马迁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孔子从政数余年,是不被认可的。
同时司马迁完成《史记》也经历了许多磨难,甚至忍受残酷的刑罚。这难道不是一种命运吗,司马迁做到了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如幽兰,散发幽香,但他也渴望着找到贤明的君主,能够散发让苍生都能闻到的清香。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一生经历了很多,小时是落迫的豪族,因此更加发愤图强志于学,三十立己达人,四十对自己的人生志向没有了疑问。五十知道了自己的使命,最后达到了真自由,传承文明。
孔子照亮了什么?他照亮了教育界,让所有人都能读书。他照亮了文明,让灿烂的典籍流传了下来。他照亮了一代一代学子的心,让他们传承,让他们创造。
孔子就是一盏灯火,孔子的去世代表春秋的结束,他的精神仍然照亮着,他承载着儒家文化,承载着使命,流传千古,直至今日。
夜灯是长明的,是生生不息的。同时也是有力量的,这是孔子一生的写照,也是思想的承接,文明的传承,多少人在夜灯之下被感化,在夜晚和夫子一样照高夜空。千年来,夜灯被一代一代的人接到了手上,大鹏落下了,但余波仍可震万世。就像孔子弟子所写的《论语》,是精神的传播,是文明的接力。
继续去探寻,去接过夜灯,那怕无人理解,随着一盏一盏的灯火去到更远的地方。这恐怕就是孔夫子想要看到的自己的精神被理解。
孔子的思想在无数人的心中留下了印记,而我呢?孔子的一生就像一颗星星光芒耀眼,可我什么时候才能被照亮,发光发亮,为他人带去一抹光。
这个答案要在很遥远的将来才能知道,我并不能像孔子一样追逐理想,我连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能做的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走。但我不茫然,我知道我要去创造。我的心里有了灯火,我的心中有信念。
去向属于自己的道路迈出脚步,总有一天能接过夜灯到达最深的内殿,像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能决定他的宽度,夜灯以日以年,永不熄灭。
肉体的生命会消逝,但精神不会,孔子这位伟大的先贤,一生跌宕起伏,一生颠沛流离,但一生顽强,一生义无反顾地向前。他一生伟大又一生悲情,可那又怎样。为了天下苍生奋不顾身,他想像道家一样归隐,但他有使命要做,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去寻道,去从政,去传承文明,让我们向这位圣贤致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