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也是学习的常用形式。因为我们通过老师讲授而获得的知识,很多时候比阅读书籍更鲜活。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做笔记。那么,如何让听课笔记有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呢?
运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效果
思维导图只记录关键词,省去标点符号和关系描述性词语,大大节省记录时间。
一边听课,一边思考如何提炼老师所讲的内容中的关键词,有利于我们更专注和主动地听课。即时分析,提升记忆力。
一张图,可以将老师几天的内容同时呈现,既节省纸张,还让我们有很好的全局观,轻松回顾整个课程的逻辑结构。
由于思维导图的发散扩张性,我们很容易在记录的过程中,用彩色笔添加“当下的灵感”。这样,让听课笔记更有实用性。
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彩色笔,可以先用一种颜色记录,然后再添加上彩色。
每次完成听课之后,我们都会复习和回看课程笔记。在回看的过程中带着思考,我们就会有新的感悟和理解。这时,可直接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在思维导图上。
制作听课笔记的步骤
绘制中心图,并写上主题词
建议使用手绘形式。因为手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并且记录的过程灵活自由。电脑较笨重,不便于听课携带。
按照顺时针方向记录
听课记录的过程,我们刚开始会感觉有困难。因为我们只能知道老师当下说的内容,而无法向阅读分析那样掌握全部的逻辑脉络。
不过,这种分析困难会在我们持续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之后改善。我们会逐步适应这种“当下整合和判断”的记录方式,不追求完美结构,只做到尽可能的有条理。
采用多色笔绘制
听课笔记我们最好使用三种以上颜色的笔。
第一种基本色用于记录老师讲课的“直接内容”;第二种颜色的笔,用于写当下引发的联想;第三种颜色的笔,可用于制定对应的行动计划。
如果我们有其他的需要标记的内容,比如难点标记,可用专门图标表示。
可多次记录完成全图
很多时候,我们的听课是一个间断而延续的过程。今天听一节,过几天听一节,然后花半个月才将一个主题的课程听完。尤其是当我们是在学校听课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常见。
这样我们的思维导图也可以采用多次记录的方法,也就是每次听课的时候,接着上次听课的图继续画。
如何善用笔记
总复习的时候重新作图
听课笔记肯定会出现课程的总体逻辑不清晰的现象,因为听课的时候,我们是即时整理的。
所以,在总复习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重新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课程的内容的逻辑结构,同时对知识进行再次重温。
背诵思维导图
“将整张图背下来”这种方法,对于以应试为目的的绘图者十分有效。
一张思维导图只是学习和记忆的中间产物,只有将图放在脑子里,才真正完成了思维导图的使命。
应用范围
听课思维导图笔记可以用于我们实际听课,也可以用于我们看视频和听音频。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开大型会议的时候做笔记,边听边思考整理。从而培养一种主动性学习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