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解读罗大伦的《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今天看了第三章内容。
我们主要通过看舌头的舌质和舌苔,来观察身体的状况。
舌质就是一个椭圆形舌体边露出来的、舌苔没有覆盖上的淡红色部分。正常人的舌质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
不正常的舌质往两个方向发展。
1、舌质由淡红变淡白,严重的时候会变成枯白。这是表示你身体有寒气。现在淡白舌是比较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在排除了血虚的情况后,一个人的舌质颜色偏白有两个判断指标,一个是外界寒邪有余,一个是体内阳气不足。
#身体血虚。血液不足 、脾虚都会引起血虚。
#外部环境寒冷,引起舌质变白。如冬天。
#自身阳气不足,大热天也害怕吹冷风。
2、舌质由淡红,向绛色、深红变化。这种现象,告诉你身体的内热增加。
#外部环境热,如夏天,舌质会变红。
#感染了外邪,如生病、发烧。
#积食生热。吃得太多,太好,自身的脾胃功能不是很强,导致食物不能完全消化。未完全腐化的食物,会发酵生热 ,这是实热。
#阴虚生热。身体内部的气血津液缺乏,就像发动机里少了机油,各部件相互运动中,摩擦加剧会生出热来,这是虚热。
内热和虚热往往结合在一起,外边热盛了会消耗体内的津液,那么调治时就要一边清热,一边加点滋阴的药物,热邪少了之后,就多加点滋阴的。这个过程是个杠杆,是个双向调节的过程。
舌苔的变化也往两个方向发展。
舌苔过薄甚至没有舌苔,是在告诉你自身的正气不足。舌质白,胃气虚弱;舌质红,阴虚。
舌苔变厚,表示身体内的湿气很重。舌苔黄而厚腻,表示身体内,湿气已经化痰。
《舌诊》一书中把人的体质分为七种。分别是:气虚型、血虚型、淤血型、阴虚型、阳虚型、痰湿型、气郁型。
今天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气?
中医认为,一部分是从父母那儿继承来的先天之气(先天之精);另一部分气来自后天我们吸收的食物精华。先天之气跟后天之气结合,形成肾精,储存在肾里面,这是我们生命的原始物质,肾气就是由它而生发。
“气”是我们看不到,却实实在在存在的。哇哇大哭的孩子、声音洪亮的大嗓门,都显示了这个人中气十足。
气足者,身体底子相对来说也比较好。以前老人常说,家里孩子多的,老大的身体,一般都比家里老小的身体要棒。这话是很有道理,老大的先天之气就是要强些。
现在很多家庭,孩子一生病,就让她打吊水。中医里认为那个吊水是寒凉的物质,会产生湿气,直接影响孩子的脾胃,造成孩子脾虚。
很多孩子,吃一餐肯德基,或者和家人外面吃一餐大餐,回来第二天就感冒了。根本原因就是脾胃功能太差,不能够完全消化。只有脾胃的功能充足了,肺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才充足,小孩才不容易感冒。
…………
简宝玉日跟三群打卡第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