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同志的心愿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星期六是我们吃茶的时间,提前由志锋召集。

其实吃茶也就是一个名头,没有谁对吃茶有太讲究,没有专门用于吃茶的茶桌、茶具,每个人都自带杯子,有的还是保温杯,喝的白开水。吃茶也就是聚一聚,说说话,有时也会趁吃茶的机会,商定明天是否出游的事。

仲清是我们几个人中最年轻的,与我们相差有十来岁,按说,他应该有与他相同或接近年龄的圈子,可能是认为与比自己年长的人相处,可以学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以弥补阅历不足,避免一些可能的错误和困境。

我们这个茶圈子,除我和志锋之外,仲清和其他几个人可说都是老板,虽说老板有大有小,但总体条件都还不错。

吃茶时大都说的是一些社会上的事,自己家里的事除非主动说起,别人一般是不会问的。几个人中,除仲清的女儿正在谈婚论嫁的年龄段,只剩下志锋他那三十好几的儿子至今还未结婚,因为两边的孩子有明显的年龄差距,因此不会有人贸然在他们之间提起做儿女亲家的事,至于他们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想法,不得而知,即使有,也不可能当面向对方提出这样的事,只会通过他人开口,而且会事先说好,只说是介绍人的意思,不是受人之托,这样万一遭拒,也不至于太难堪。

如果撇开年龄方面的问题,两边家庭条件各有所长,不过从纯经济上来说,仲清有企业,经济实力要比志锋大得多,但从名气上来说,志锋可说是地方上的“一只鼎”。

用“一只鼎”来比喻,是我们这个地方对于那些有性情,有能耐,有才学,在许多方面胜出常人的一种俗称。在这样一些这方面,仲清是不能与之相比的。然而,家境条件是一个方面,主要还要看子女自身条件,——遗憾的是,志锋的儿子不光年龄偏大,似乎也并不是那么优秀,甚至“不那么优秀”还是一种缓转的说法。因此,如果有这方面想法,应该是志锋这边考虑得多,但在台面上也不会轻易放下身段,主动提出要人家的女儿做媳妇。当然,这仅是旁人的猜测——这样的情形终于在一次仲清翻手机给大家看他女儿的照片时有了变化。

给大家看他女儿的照片,有宣传的意思,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 也许在别人眼里,他的女儿算不上金枝玉叶,更谈不上国色天香,但与志锋这边相比,可说是居高临下,如果说以前曾有过志锋儿子做女婿的想法,则现在表明他完全不在意志锋这边了,是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时候。他的女儿不光有着年龄优势,未到剩女的阶段,做父亲的是老板,手上有企业,就这一个女儿,谁做了他的女婿,完全有可能接手企业,而志锋这边,虽说原先有地位有声望,但那是过去,不是现在,而且这方面不能量化计价,转变成可供儿子接手的东西。

出于礼节,大家做出关心的样子看了一眼仲清手机上女儿的照片,只有志锋一本正经接过手机,作出仔细观察貌,接着是一番夸赞。夸赞的内容不说长得怎样怎样漂亮,而是说仲清的女儿长得不错,一副富态相,说他喜欢这样长相的女孩。把夸赞的重点落在了“富态相”上。给人的感觉仿佛是在对财富的赞许一样。

接着志锋笑嘻嘻地说:“仲清,给我家儿子做媳妇吧?”

志锋这话是带有笑谈的口气说出来的,感觉是为了在遭拒时不至太难堪。分析他的内心想法,这样直言不讳提出,是当作一次机会来抓的,有种不提白不提的意思。边上人自然都跟着附和,说,好啊、好啊。再看仲清这边,他没有接志锋的话,而是用打哈哈来应付。明眼人会看出,仲清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想啊,如果要有此意,也只会通过别人从中牵线。在台面上给人看女儿的照片,不是自荐,而是一种自信,这种自信显然是针对志锋的,一句话: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的!志锋不管不顾地提出这样的要求,这与他一向自视其高,惟我独尊的形象,可说大相径庭!

没有人会怀疑志锋的学识和才干,而他最为人影响深刻的是他那个性,场合上,即使别人说的是他内心认可的内容,就因为是从别人嘴里先说出来的,他会另说一套,否认别人说的内容,以显示自己的独特。对他来说,对“谦卑”两个字是没有概念的,不了解他的个性或是没有一定肚量的人,跟他说话或相处会感到很不舒服。这样的个性,往好的方面说是有见识,有魄力,然而,这样的个性更像是一把双刃剑。那年上级内定提拔他,走形式征求意见时,多数人沉默不言,领导本想以“沉默即是默认”来通过了事,最后关头,有一位发言说:志锋到这个位置上,能力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他如果到了这位置上——同级的不去说它——到时是他听上面的,还是上面听他的?

这位知道自己说的内容早晚会传到志锋那边的,肯定会被记恨,但相比他提拔上来之后,从此平起平坐,自己再无发言权,倒还不如现在就此得罪,即使让他记恨一辈子,总比到身旁成为仇人要好。那些沉默不语的人,看到有人开口说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话,于是都开始附和起来:“就是,就是,要是他能改掉这点就好了”。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所谓“青山易改,本性难变”!他要是能改了也就不叫志锋了!他那名字中的一个“锋”字,源自“锋芒毕露”,可说是出娘肚皮就注定的。一把手听大家都这么说,想想也是,他这样不服人的个性,如果到了这位置,自己从此倒要听他的,我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有人可能会说,也许到了一定的地位之后,会随着地位的变化而改变个性,比如“宰相肚里能撑船”,做了宰相,就有了肚里能撑船的涵养。这种假设或许是成立的,问题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至此,直至退休,再无机会来检验这种假设。

或许是怀才不遇,也或许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此,他那自大的个性,更是无所顾忌,凡事一开口就是“如果换了我……只须如此这般……”。对于他来说,哪怕是天皇老子遇到的困难,到了他这里,都不成其为问题,口气之大,总让听得人一愣一愣的,仿佛面对的是难得一见的世外高人!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他这样个性的人生的儿子,如果行为做派也像他就成问题了。他在位置上时能让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因为有学识作为支柱,二是当时所处的环境需要他这样的人行事,可说是因才施用,人尽其能,一旦时过境迁,这种个性就成了短板。到了他儿子身上,没有做老子的本事和资历,这就成了大问题!有种说法:“子女身上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这应该是“子不孝,父之过”的另一种说法吧?

当着大家的面要求仲清的女儿做他的儿媳,或许是话已出口,接着他就开始说起自己的儿子有多么能干……然而,这似乎缺少铺垫,之前从未听说他儿子有多么能干,倒是明摆着至今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职业,只听说曾干过城管,但不是正式在编人员,再后来又换过两次工作,最后一次确切的消息是参加司法考试,最终也未听说考上。

记得有一次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识的,大家正吃着茶,他儿子来了。过后问起大家对他儿子的印象如何?口气是那种带有炫耀的意思。记忆中他儿子不断吸烟,说话大大咧咧,坐不住,很活络的样子,那架势,尤其是说话的口气方面与他父亲有得一比。做父亲的和我们在场的人都不吸烟,只有他一支接着一支,吸的还是“红中”,这高档香烟,让人想到了他父亲在社会上的能耐。

可能是因为说了要人家的女儿做媳妇,志锋接着开始谈起了自己对仲清企业以后的一些设想和管理方式,口气是那种轻而易举的样子,仿佛仲清从此即可高枕无忧。听鼓听音,那意思是说:企业交由他儿子之后,做父亲的也会出谋划策,帮忙管理。

相比他那轻飘飘的口气,仲清搞那企业,可说是臻臻至至,事无巨细,全身心放在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上,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就。让他时常叹息的是生的女儿,随着年岁增加,开始担忧起企业最后的去向。听他口气,女儿是断断不会接手的!能力是一个方面,不肯吃苦、厌烦父辈所做的一切是主要的,这样就只能寄希望找一个合适的女婿当儿子来看待,到时能接手企业。然而,女儿在找对象问题上也不顺,并未出现“一家有女百家求”的场面,偶尔有人介绍,不要说女儿不接受,做父母的更接受不了。过年有二十七岁了,做老子的就有了担忧,表面看来,这样的事往往是父母着急,子女不急,没有做父母的那么些担忧,好像找对象是父母的事一样。女儿不急是因为手上“拖拍”着一位,是大学同班同学,且是对方在追她。“拖拍”的主要原因是母亲反对女儿与外地人建立婚姻关系,认为只有这一个女儿,不可能到外地去生活,即使男方同意在这边生活,有了孩子之后,围绕孩子的一切烦心事,就成为这边一家的事。因此一直反对女儿与男同学谈下去。这也是仲清在吃茶时让大家看其女儿照片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广而告之”,嘴上不说,其实内心是希望亲朋好友能介绍一个,不说十分满意,基本上也能说得过去的本地对象,这样既可以有两边大人帮了带孩子,又可培养女婿接手企业。

仲清知道志锋为儿子的婚事烦心更甚于他。刚开始接触志锋,看到他依然是一副在位置上时的派头,社会上依然有许多人找他办事、托请,外表显得很“吃香”,有那么一时,也曾有过这种想法,在得知了他儿子年龄之后,很快就打消了念头。志锋的儿子不光存在年龄问题,而且可说一事无成,加上那次亲眼所见的做派,完全不是他所能接受的,从此再无这方面半点想法!拿出手机让大家看其女儿的照片,就是彻底不与理会的表示。

凭才干和人脉关系,自从退休之后,依然有许多人找志锋办事,私底下少说挂有两家企业顾问的名头,社会上的“散客”更是不计其数。退休前,早就作好了要在退休后大干一番的准备,这也是他原先圈内人士相互攀比、以此为荣的方面。退下之后,虽说没有了地位,但威望依在,原先在位预设的关系,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和“徒弟”,一旦遇到事情,不说“三根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也是熟门熟路好办事。这样一种预设的关系,不同于存放的金钱却胜如存款;不是股权,却是被人所需,是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和专长余热为别人服务的大好时光,因此退下之后,并没有那种因为失去权力而显得失落,相反多了一层难得的自由和自在,可说比退休前多了一分“理直气壮”,试想一下,凭他的能耐,接手仲清一个企业,不说手到擒来,也应该是游刃有余吧。

或许是“艺高胆大”,也或许是聪明过了头,一向以见多识广,遇事靠智谋取胜的人,竟会不管不顾直白提出要求。不要说男女双方年龄相差十多岁,更主要的是他那儿子不是说有事业在做,从而耽误了婚姻,纯属大龄一个,说白了就是剩男一个。最让仲清听不进的是企业交由他父子两管理的话。仲清虽然比大家年轻十岁左右,相比志锋更年轻,然而在算帐方面,谁都比不上他,亏本买卖从不做!对于志锋的说法,仲清内心并未生气,倒是有些可怜志锋,心想志锋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儿子年龄实在大了,做大人的急煞了,遇到让大家看他女儿的照片时,当成是一次机会,竟在他面前说教起企业管理,而且是建立在企业交由他父子俩人掌管之上的,可怜之余是可笑,心想:“该同志真是想儿子找对象的事想昏了头了——尽说胡话!”

有了这样一段插曲,也有好处,在一定的程度上促使仲清加速解决女儿的婚姻,避免耽误了女儿的婚姻大事,成为剩女,那样的话,是会让志锋好笑的。也就相隔半年时间不到,吃茶时,就听仲清开始说起女儿准备结婚的事了。女婿依然是那位长期“拖拍”的同学。如果说此前对女婿不是本地人是一个欠缺的话,现在只要一有机会,就开始说起女婿的好来,工作是如何好,家境是如何好,似乎方方面面都很好,仿佛前面忽视了这样一位最佳人选一样。把女婿往好里说的好处是可以冲淡前面希望别人帮忙介绍的记忆,不让人产生女儿没有更好选择的意识。那次“公示”照片之后,虽然未有“一家女百家求”的情况发生,现在依旧是那位同学,然而,确是一种明智或恰当的选择,女孩子过了找对象最佳时间,一旦进入“延搁期”,成了剩女,有时比起剩男更麻烦,最终作出这样的选择,符合仲清一向做事牢靠,从不做有风险事的个性,相比志锋他那个性,两人的差异还是蛮大的,这方面也是两人成不了儿女亲家的原因之一。

凭仲清的经济条件,又只有这一个女儿,婚宴肯定符合我们这个城市成功人士应有的一切档次。作为茶友,志锋和我们几个,当然被请到场喝喜酒。志锋没有因为要仲清的女儿做媳妇不成而不到场,体现了一个做大事、有能耐之人应有的大度,至于他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现在把这些内容当作回忆来说起时,才会移位设想一下。

现在只有志锋的儿子未结婚了,如果说以前经常有人关心的话,现在如果再有人以关心为由问起,就有些显得“哪壶不开提哪壶”,估计不光是他自己怕别人提起,别人也在替他回避这事,这说明儿子的婚姻彻底搁下来了。人一旦过了“当婚、当嫁”的年龄,可说是“过了此村,难找此店”。

喝人家的喜酒和自家办喜酒,可说是人生少不了的事,从经济上来说,每次去人家那里参加婚宴,需要带红包贺喜,一次次的付出,有些像“搭会”和到银行存款,到了自家这边办酒,犹如“收会”和取回银行存款,送出的会悉数收回。如果自己这边办酒,与送给别人的时间相隔长了,会做人的,还礼时还会略有增加,以弥补物价上涨的差额。

志锋是地方上的“一只鼎”,除了亲朋关系,还有在位时的上下级关系,更还有“学生关系”、“师徒关系”,许多人以能请他到场而感到有面子,有的还特约要他做现成证婚人。虽然是别人的重要客人,每次赴宴,应该说他做人还是到位的,不会只掮着一张嘴去,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有红包付出,这样多年下来,出处没有聚处多,参加过无数次婚宴,送出的份子或红包也就不计其数。当初送礼时,是为了做人送人情,总以为过后都会收回来的,然而,眼看着儿子的婚事没有希望,再参加别人家的婚宴时,内心就开始嘀咕起来:“这钱出去之后,不知是否还能收回?”他是多么希望儿子的婚事有着落,用一场盛大的婚姻收回送也的礼金,更是为了填补这方面积压已久因失望而产生的失落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儿子的婚事可说彻底搁置下来了,即使儿子现在结婚,儿子那样的年岁,站在台上,会有一种不合时宜的违和感,都已失去办酒的兴致,至多是小范围内聚一聚,或是用旅行结婚以及现在流行的极简方式来处理,如果那样的话,那些送出的礼金,也就付之东流了。

每星期吃茶是惯例,但吃茶谈论的话题却在不断变化。仲清女儿婚宴过后不久,就听他开始说起女儿要生孩子的事。他自己有企业这一摊子,是家里的银行,那些婆婆妈妈的事,都是他老婆的事,他只是嘴上跟了烦心,其实是在预告享受外孙男女所带来的天伦之乐。

一开始大家对诸如结婚、生孩子这样的事会特意不说或少说,避免引起志锋的不适,但时间长了,总会有内容转移到家长里短方面来,然而他那儿子的婚姻,像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事,连“剩男”这样的概念都没有了,大家也就不在意他的感受了。

女儿没结婚时,仲清会自嘲自己生的是女儿,劝别人的同时也劝自己要想开些,女儿结婚之后,他是希望女儿能生一个男孩的,但是事与愿违,依着男方那边,肯定是要生二胎的,只是就生这一个,已经让这边的母女俩吃够了苦头!当初仲清老婆不同意找外地女婿的种种不利,现在都体现出来了,根本就指望不着男方父母有手脚来帮忙,因此,要求生二胎的事,也就得不到女方的同意。仲清内里的想法,也跟男方一样,想再生一个,甚至更多,他的算盘是起码生两个,一边姓一个,是站在这么多资产上考虑问题的,但这种事由不得他作主,虽然他是家里的银行和提款机,依然没有发言权,母女俩吃准了他是有心无胆的人,不会有花花草草的事发生,绝不会瞎花钱,这么多资产最终都是女儿和外孙女的,虽然姓氏是男头的,但情感培养是这边的,女孩长大之后,心只会向着女方这一边,这就叫作有所失,必有所得。

自从老婆子帮了女儿带孩子,家里就他一人,想起来,也是因为房子太多的原因导致事实上的分居,这样一种单身生活,开头的自由自在感,很快就让孤独感给替代了。不会做饭,只得每天变着法子叫外卖,虽然叫的都是最高价的,总有吃腻的时候。想到自己创造了这么多财富,过的却是孤独的日子,不由得时常叹息女儿不听话,抱怨老婆子寡情凉薄,不照顾自己,说自己一旦老了,要用两个保姆,甚至三个,现在听说有机器人了,就多了一分宽慰,说为了对得起自己,到时要多买几个回来服侍自己。至于机器人是男的还是女的, 则是不会明说的。

由于拗不过母女俩,加上生男生女主要还是男方那边的事,想开以后,反倒有了事不关己的轻松感,从此只须享受有了外孙女所带来的快乐,时常拿起手机给人看,是那种隔代欢喜的样子,每在这时,对于我们这些过来人来说,已是无所谓了,估计最有感触的是志锋这边了,儿子不结婚,也就没有孙辈,要知道,他可是一个有才学的人,尤其以精通古典文化见长的人,深知“独阳则不长,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的齐家伦理。他不光希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而且要的是“儿孙围膝绕”,多多益善。

他是家族中难得有官衔的,加上他那说一不二的个性,家族有纠纷,会被请回去调解作主,然而,就因为儿子老大不婚,自觉失去了说话的底气,从此,家族里再有人请他回去,他就找借口回避。尽管如此,吃茶时,听别人在谈论家庭里的事,尤其是婚姻和生孩子方面的事,他倒没有特意起座离开,以免显得自己没有量局,只是增加了拿杯子的次数,或是作出专注于杯中茶叶沉浮的样子,他这是在用“人生沉浮,拿得起,放得下”来宽慰自己。然而,这样的气氛,实在不符合他的个性,当大家展开话题,说到有关带小孩有多烦恼,同声叹苦经时,他仿佛逮到了一次机会,忿然的说:“这有什么难的,从前生那么多孩子,也未见难到哪里!现在只生一个就叫苦连天……”是那种生的越多越好的口气。没有谁会去反驳他,倒是提醒了大家,大家的话题有些过分了,都忘了这位的存在了,心里却在好笑:“你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价。坐着说话不吃力。从前生孩子哪能跟现在比?再说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你儿子……唉,没必要与之争论。”

遇到法定节假日,大家在一起吃茶是少不了的事。端午、中秋八月半,是准女婿上门拜望丈人、丈母娘的时候。当大家都已忘了志锋儿子找对象这桩事时,这天,他竟主动说起了家里的事,说着说着就说儿子去丈母娘家了。过后回想起来,觉得表面上看起来说这话时显得轻描淡写,其实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种通报,告诉大家,他儿子的事有着落了。之所以采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是为了掩饰以前曾经有过的焦虑。

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事,竟没有谁表示出丝毫的惊讶,像是理所当然的一样,又像是“你说你的,我听我的”,连诸如“功德圆满、总成正果”之类的应景内容都没有说。这样说来,仿佛他的通报并未收到一定效果,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事情似乎缺少一些铺垫,此前从未听说他儿子有对象在谈。从理解上来说,“去丈母娘家”与“去女朋友家”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肯定模式,后者则是不确定或可变模式, 当然也有速成式的或跳跃式,但不管哪种方式都是好事,是喜事,接下来应该是发糖、办酒,当然也可以不办酒,因为志锋的儿子年龄太大了,如果按照正常做法办酒,就有些“虽是新人,却是过时黄花”的感觉,好在现在流行简约办喜事,但再怎么简单,糖总是要发的,然而,自从说过“儿子去丈母家了”这句话之后,就没了下文,仿佛当时说的那句话,是一种梦呓或自言自语一样。

那句话应该不是志锋自己编出来的,有可能是在父母无休止的唠叨下,儿子被催急了,用来临时“打过门”,做父母的虽有疑惑,却宁可信其真,把事情往好里面想,这也符合志锋急需用此消息来弥补内心长久积压的失落和脸面需求,而对于我们这些听的人来说,没有必要去辨别真伪,正常的反应是:既然有了,那就等了吃糖、喝酒就是。

然而,并未等到有喜糖吃,没有谁会为此纠问,都知道不要为难人家的道理,只是在肚里想:没听说现在可以简约到连喜糖都可以不发的做法呀?

如果说发喜糖也是可以省略的话,那结婚以后生儿育女则是一个既原始又永恒的实质性内容,即便没有生,也总会有一个原因或说法。怕就怕儿子对父母说“去丈母娘家”是临时拿来作挡箭牌的,但是这种“挡箭牌”是会引起后果的,比起那种说一句谎言,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饰还要麻烦!此后的时间里,并未听志锋说已经抱上孙子、孙女这样的话。当时对大家说“儿子去丈母娘家了”这句话,好在没有谁认真,趁机要他请客,或是说一些诸如“灰公公”之类的打趣话,说明大家的反应还是恰当的,否则,事情就更尴尬了。

又到了周末,这次约了不吃茶,出游两天。

每次出游,图自由自在,都是自驾。大景点不去,要门票的基本也不进去,倒不是为了节约,而是需要门票的地方人工的东西多,人也多,喜欢到人少,原汁原味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些断垣残壁。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可说教堂和寺庙与山水总是一道风景,游玩时少不了进寺庙,几个人中,仲清是不愿来这地方的,说菩萨应该保平安、保发财,到了这里反倒要给他钱,这不是颠倒了么?他这是属于对投入却没有产出提出的质疑,虽然这样说,一旦进了庙门之后,他会避开别人的注意,见到菩萨就双手合十,动作不大,仿佛怕被人看到一样,至于恭敬时对菩萨祷告些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

志锋最喜欢进庙,也是最有意思的一位。

有一次看到有一座寺庙坐落在山水之间,显得很幽静,景象就是一幅画,见此情境,说:“我要是这里的方丈就好了。”我笑着指责他说道,你这依然是官本位意识,到了这种地方仍然不忘要做一把手,为何不说你是打扫园子、上山砍柴的小尼沙?

进庙门后,他会极有耐心地看一些文字内容,上口阅读各种字体的楹联和匾额,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漫漶不清的碑碣,竟能断句释文,这样的难能可贵,让他比别人多了许多见识,也就不足为奇了。

说他最有意思,是指在正殿见到佛世尊时,他不光不拜,还侧着身,一只手插在裤袋里。是那种欲与争高低,一副不屑的样子,这与他向来恃才傲物的个性相符。见此状,让我唏嘘不已,心想,这需要有多大的底魄,有何等的雄才伟略的人才会有如此的神态?

然而,见到菩萨也不全是这样,有一个地方,他会表现出少有的恭敬和虔诚,而且会往功德箱放钱,那就是送子观音。

志锋之所以恃才傲物,乃至恃才侮上,在他身上确实有着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他内里的东西,可说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音韵算法,乃至琴棋书画,可说无一不通,无一不晓,都能来上一手,这使得让他能看上眼的人和物很少。他还出过一部长篇小说,虽说是花钱出版的,却符合所有出版要求,还正式到书店展示售卖过,并在电台“说书”节目里播出过。应该说他的“知名”主要是在任上时的名声,地方上一些重大的事情都有他参与的手笔,然后才是他的才气和性情,因而,用“一只鼎”来形容他是不正确的,他应该是地方上的一个“台柱”,这就好似一个戏班子需要有台柱来支撑一样。然而,这样一位台柱式的人物,在儿子找对象问题上,却显得命乖运拙,很不顺心!对他来说,吃糖、办酒,收回礼金,这样一些事都已无所谓了,私底下曾对人说过这样的话:“哪怕不结婚,在外面生一个回来也是好的。”说明他已经不在乎那些仪式,哪怕是名不正,言不顺,只要有血脉延续即可。他与仲清之间因为子女婚姻问题曾经有过的一些插曲,表面上波澜不惊,没留下任何痕迹,然而作为在地方上有着响当当名头的这只“鼎”,因为儿子的婚姻问题得不到解决,血脉不能延续,使得他难以抬的起头来,他越是这样,在仲清心里越会庆幸自己的女儿没有嫁给他儿子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如果儿子能生一个孙子回来,哪怕不是婚生子,相对于仲清,可说就有了优势,这应该是他只拜观音,不拜其他菩萨的原因吧。

现在的仲清,一方面享受着外孙女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却又多了一份心事,女婿在国企工作,月薪逾二万,年纪轻轻已是部门的负责人,最近还被安排到党校学习,可说前途无量。然而,女婿愈优秀,他愈是担忧,生怕不在当地工作的女婿哪天不再赶回来度周末,因此,在诸如房产登记一些问题上,也就留了一手,以防万一,原本想让女婿接班的想法更是成了泡影。反观志锋,因为儿子对象不着落,没有孩子需要老婆子帮忙,在家享受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如果再往细里想,现在社会上有多少“丁克”家庭,即使结婚成了家,也不肯生儿育女,对此,在人们说起时,更多的是一种理解,而不是指责。既然结了婚也不肯生子,那干脆不结婚,结果不是一样的吗?这样还可省了父母的金钱和带孩子的辛劳付出。当然,这只是旁人的对比方式,并不是志锋本人业已想开的说法。

或许是儿子找对象的事迟迟得不到解决,期望成了失望,心理也渐显疲态,也或许是心态放宽了,当仲清调侃女儿生的女孩,再不肯生二胎,如能再生一个,一边姓一个的计划已不可能实现,这时的志锋接过话头说:“姓氏与血源是没有必然关系的,姓只是一个符号,是可以变换的,谁也保不准现在的姓就是祖先延续下来的姓氏,比如在古代,有的人的姓氏是皇帝赐予的,原先的姓氏就不用了,也有的为了躲避战乱或避免遭受迫害而改名换姓的,隔代多了,也就忘了祖先的姓氏。就拿现在来说,如果生两个,一边姓一个……”他这样一种对姓氏与血源采用一种虚无的说法,与他那一直希望儿子结婚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世俗观可说有了很大的差距,这样的差距,到底是借着安慰仲清临时找的说辞,还是确实在这方面想开了呢?

这天出游的地方是一个古镇,游客不多,正闲逛着,只见一个小女孩跌跌撞撞从弄里跑出来,危险撞在我身上,接着后面又跟着跑出了一个差不多大的男孩,奶声奶气地叫着前面的姐姐。两个孩子看样子不会过两岁,后面的叫前面的姐姐,说明前面的要大些。走在后面的志锋说:“是龙凤胎,我要有这样两个孩子就好了。”我没有接他的话头,而是学着仲清那天回应他提出要其女儿做媳妇的口气,打着哈哈,心中却在想着,世上有许多男女,无需大人操心,两人到了一起,在床上只需用脚指头动动,就有了孩子,可怜该同志,应该说儿子长相不错,人很活泛,人说虾找虾鱼找鱼……天下总有与之相匹配的人,再怎么没出息,也不至于找不到对象,为何老天就不能眷顾他,让他遂了心愿?


作者:毛正华

2025.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