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讲评:跆拳道的活动
上个星期五,我们的跆拳道教练通知我们劳动节的时候,临汾有一个亲子户外活动。那里有真人CS,双截棍,自助餐……我一听到真人CS,双截棍,两眼发红,恨不得立刻抢上前去第一个报名去临汾。不过,只能报五个人,只有六个人有资格报名,明天过来报名。如果人数不够的话,其余的人来补上。
我突然又一种预感:“明天报名的时候,人数肯定不够。”第二天,果然不出我所料,只有三个人来报名。于是,妈妈过来接我的时候,我就开启了撒娇模式:拉着妈妈摇,嘴巴里说“我想报名。”妈妈也想让我去体验一下,答应了我。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于是,妈妈填了报名表,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啦!
回了家,冯教练给我们创作QQ群发了一条信息,上面是之前在临汾照的一些照片,CS上面还能玩坦克,我想去临汾的欲望又加强了,恨不能立刻就穿梭到五一那一天去。
我喜欢跆拳道的这次活动。
总评:
文章更加接近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生活中点点滴滴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文章的内容很简单,并没有什么深奥之处。在叙述时,小作者更多的是使用口头语的表达形式,使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加生活化和常态化。其中,小作者的心急之情,令人忍俊不禁。具体体现在这样的几句话上:
1、我一听到真人CS,双截棍,两眼发红,恨不得立刻抢上前去第一个报名去临汾。
2、于是,妈妈过来接我的时候,我就开启了撒娇模式:拉着妈妈摇,嘴巴里说“我想报名。”
3、我想去临汾的欲望又加强了,恨不能立刻就穿梭到五一那一天去。
跆拳道的活动
(修改建议:标题表意不清楚,你能说“游泳的活动”“自行车的活动”吗?建议改为“期盼五一”,更符合文章的内容。)
上个星期五,我们的跆拳道教练通知我们劳动节的时候,(这一句中用了两处“我们”,读起来有些啰嗦,好好推敲一下,如何修改?)临汾有一个亲子户外活动。那里有真人CS,(、)双截棍,(、)自助餐……我一听到真人CS,(、)双截棍,两眼发红,恨不得立刻抢上前去(,)第一个报名去临汾(“去临汾”删去,语言更加简洁。)。不过,只能报五个人,只有六个人有资格报名,明天(改为“第二天”更合适)过来报名。如果人数不够的话,其余的人来补上。(这一部分,还是表意不清楚,令读者有些不知所云,建议修改。)
我突然又(有)一种预感:“明天(删除“明天”)报名的时候,人数肯定不够。”(这种预感从何而来,能否交待一下?)第二天,果然不出我所料,只有三个人来报名。于是,妈妈过来接我的时候,我就开启了撒娇模式:拉着妈妈(插入“不停地”,更加有趣。)摇,嘴巴里说“我想报名。”(“我想报名”这一句话,不妨多说几遍,才可以体现撒娇模式的巨大威力哟!)妈妈也想让我去体验一下,答应了我。我高兴的(得)一蹦三尺高。(高兴之情有多种表现方式,不要总是“一蹦三尺高”,可以通过形象描写来表现。)于是,妈妈填了报名表,我们一起高高兴兴的回家啦!
(提醒:之前已经交待,活动需要五人报名,现在加上你,也才四个人,还差一人呢!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需要简单说明一下。)
回了家,冯教练给我们创作(改为“创建了”)QQ群(,并)发了一条信息,上面是之前在临汾照的一些(改为“活动的”)照片,CS上面还能玩坦克,(这张照片,一定是你最感兴趣的,可以简单描述下,将自己的期盼之情表现出来。)我想去临汾的欲望又加强了,恨不能立刻就穿梭到五一那一天去。
我喜欢跆拳道的这次活动。(活动还未进行,“喜欢”谈不上,只能用“期盼”,这样就呼应了修改之后的标题。)
写作训练:
1、有人经常说,写作的有一个诀窍,就是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我们在生活中,口语化的语言有许多省略的部分,又有许多重复强调的部分。完全写到文章中,当然不行了,一定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如何用生活化的语言,写出意思清晰的语句,小作者还要多动动脑筋。
2、文章所描写的内容,都是发生在亲子户外活动之前,表现的正是对这次活动的期盼之情。修改之后的标题中,“期盼”一词就是题目的题眼,也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重点。修改建议中,已经就“期盼之情”有所突出,自己思考一下,还可以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突出“期盼”二字。毕竟,这种内心的情感,只有自己才有深切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