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人问,有时候人应该争口气还是坚信有容乃大?
具体是什么呢?就是提问者在学校超市遇见十分理直气壮的插队,他很气愤的插了回去,结果被人说要学会看淡这种事情,他问他该怎么办?
(二)
我很不地道地笑了,他很气愤的插了回去,好一个路见不平,以身作则呀。
哈哈,他做了他认为很正确很光荣的事情,替自己出了口恶气,结果却被别人说不要太较真要看淡这种事情,他的正义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表扬,却得到了不痛不痒的回应,这难免让他更气愤。
这就好像,英雄主义也不见得都是正义的。比如,民族英雄主义绝大部分时候代表着正义,而个人英雄主义却绝大部分时候代表着逞能、不合时宜。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人的场景和别人的场景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太一致的思想行为,甚至有点让人感觉思想对立。
这个人的场景是这样的:排队买东西大家都很着急,突然出现了个比大家更着急人出现,就是插队者,这个人当然就很气愤了,于是当场很计较的插了回去。
而另外一个劝他的人,是在事后,也就是没有在当时被触犯到了自身利益的场景下思考,于是他的角度更倾向于客观理性,在人多的场合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饶人处且饶人”,这种思路在统计学上面来说是正确的,他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
说着说着,就说多了,今天的题目是,人要争口气而不是怄口气。上面那个小问题,相当于一个引子。
我们经常听长辈说教,一定要给家里争口气,一定要出人头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好嘛,这句话让大多数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当做了耳边风,虽然感觉耳朵都听出茧了,但还是没有理解什么叫争口气。
什么是争口气?
为了说明,浩瀚举两个例子吧:
一个人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不顾自己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替群众教训了坏人。
另外一个人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不顾众人阻拦一意孤行,一错再错,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连败。
第一个人是霍元甲。他在上海滩大战英国大力士,此前大力士曾经用轻蔑的口吻发言,愿与华人角力。于是霍元甲代表民族正义狠狠的挫败了英国人的志气,这是替国人争了口气!
第二个人是张林,这几天接连出现在浩瀚文章当中的电视剧角色。为了证明自己能行,他不仅做假账,气急败坏的他不顾妻子和朋友的好言相劝,一意孤行的选择卖起了假药,这也是争口气呀!
这两个人有没有区别?
区别大了,霍元甲是为了大家做事,替大家争了口气;而张林是为了自己做事,替自己争气,结果没争上,反而干起了坏事,他这不叫争气叫怄气。
(四)
争口气,起码从两个维度去看,
第一,出发点,是给别人还是给自己;
第二,心态上,是冷静还是急躁。
如果我们画一个象限图,就会分成四个象限区域:
第一、冷静地给别人争口气;
第二、冷静地给自己争口气;
第三、急躁地给别人争口气;
第四、急躁地给自己争口气。
我们来看看霍大侠,他在经历过一番家破人亡、凤凰涅槃之后,异常冷静的把街头斗殴升级到了为国争光参加比武,他这出发点是给民族,同样民族也包括他自己。所以霍大侠应该放在第一象限——冷静地给别人争口气里面。
我们再来看看张林,他受不了岳父的看不起,为了证明自己,火急火燎的开起了公司,却做假账糊弄岳父,被拆穿,气急败坏的义无反顾的卖起了假药,做起了昧良心的勾当。所以,张林应该是急躁的,开公司看起来是给媳妇争口气,其实还是为他自己,等到自己的谎言被拆穿,他再也顾不了媳妇了,就只顾为自己争口气地卖起了假药。所以,张林应该是在第四象限——急躁地给自己争口气里面。
(五)
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给别人争口气,因为民族英雄是时事造就的,并不是有求必应说有就有的。那我们所说的争口气,其实更多的是为先辈为父母为家庭争口气,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家人充足的保障,也要在社会地位上给予家人足够的保障,这才是争口气。
本来好好的,争口气就是想让自己生活更好一点,无可厚非。
但是怕就怕,有一些火急火燎的人,想用“争口气”的幌子,不自量力的去追求自己根本无法完成的目标,一旦受挫就把这口气怄在心里的人。
这种人往往自欺欺人,表面上已经冷静下来了,其实是在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无法掌控,说不定什么小细节就能够引爆它,非常危险。
(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争口气也要争之有道。
其中最要不得的就是急躁给自己谋取利益,往往能够让人扭曲价值观,就像文章「个人成长106」梁浩瀚:春节几天输掉一年积蓄的人在想什么?中提到的赌徒一样,为了拿回自认为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心里一直怄着气。
这种人的可怕在于,当事情开始往正道上走的时候,他却偏偏踩刹车、急转弯,怎么拧巴怎么来,旁人匪夷所思,这人怎么这样不讲道理了呢?其实不是不讲道理,而是心中怄着那团恶气在作祟。旁人越是想帮他,他越感觉受伤害,因为你没让他把那团恶气发泄出来,这个世界没按他的规矩来,他不爽,他就是要瞎折腾穷嘚瑟,就是要把自己弄上绝路。越来越固执己见,而且越来越意气用事,道理他比谁都懂,就是太情绪化太对抗化。
(七)
争口气是对的,但不可过于急躁,万不可把争口气当做做事的唯一理由,这样的指导思想太极端。
其实,争口气更多的应该是做好事情之后的结果,并非做事之前的理由。
梁浩瀚,做一个温暖的人,乐于助人会联合创始人。
相关推荐阅读:
「个人成长105」梁浩瀚:我裸更了100个夜晚,却没能养活自己
「个人成长102」梁浩瀚:凤凰男到底穷在哪里?
「个人成长93」梁浩瀚:父母已悄然老去,我们还未长大……
「个人成长86」梁浩瀚:你为什么嘲笑王健林“先挣它一个亿”?
我是梁浩瀚,做一个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