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看Spenser的公众号:推荐这篇《你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尿片厨房学前班》看完一小时后我写了这篇文章。
看完这届奇葩说的刘楠,怀孕后辞职,看似只能过相夫教子、一眼到头的生活了,却从母婴产品中发现了新商机。她花了4年,在31岁那年把公司打造成了中国估值最高的母婴企业。时间没有捆绑住她的人生,时间帮她创造了神话。
这是个万里挑一的成功的例子,看着她我不由得看看自己,今年31了,我在干嘛?
我在家全职了三年,把一个皱皱巴巴的小p孩儿,养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机灵鬼。
没结婚前,真没下过厨房,只会烧开水。结婚后老公出差,没人给做饭,我就自己凑活,还记得怀孕6个月的时候,特喜欢吃尖椒炒豆角,结果没炒熟,中毒了,半夜三点天旋地转的吐进了急诊室,医生说怀孩子没办法只能输维生素,其他药也不能用,你就吐吧,吐完了就好了,孩子会不会中毒难说,生出来就知道了。然后公婆看着我吐了一天...
就这样,我竟然把孩子养大了,有时间会研究研究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和零食,但是好像跟着我没吃过肉,额.....都是周末去奶奶姥姥家改善伙食,看起来养的还不错,只是再也不敢吃那种扁豆了...
从四个月开始,小妞什么还不懂的时候我就买了绘本跟爸爸一起给她读,那时候的录像还留着,我还记得念的是一本关于小猫的绘本,宝宝躺着无法挪动时只会挥舞着小拳头,用小脚踢踢踢来表示她非常兴奋。(当然留下的只有爸爸给她读绘本时候的样子,那是我给录的,但是没人给我录,唉。)现在她还是很爱看绘本,我前段时间都被她的坚持打败了,我和爸爸轮流给她读无数本,嗓子都疼。没想到成为了每天不得不做的功课,说明这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我爱唱歌,现在的儿歌,不论中英文对于我来说,都比流行歌曲拿手多了,每天哼哼唱唱的导致这个小妞儿也爱唱,从一开始的完全没有调到后来的有调再到现在的自由切换接歌龙,我也是服了,超级搞笑,每句都不是一首歌里的,上一句是一闪一闪亮晶晶,下一句就变成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了。
看书这个爱好也是因为思维导图跟另一个爱好画画结合到了一起,发挥了无穷大的作用。原来都看的是不走脑子的穿越言情青春玄幻侦探悬疑小说。现在看的境界提高好多,全是走心的,什么时间管理、视觉笔记、个人提升、理财、理自己这种高上大的。灌了好多鸡汤,感觉整个人都自信了不少,讲个课都不哆嗦紧张卡壳了,写文章也有点儿条理了。
照我妈说的(我妈语文老师,一直以来的爱好就是给我挑错别字,早就鉴定我是一文盲,没文化,真可怕):竟然写文章不用交给她老人家过目修改了!!!做个ppt都有如神助俩小时搞定还就开课讲上了,这搁原来的我是不可能的事儿。
像不像广告?它真就是个广告,讲的是思维导图竟然改变了我这么多。啊哈哈!
我的31岁好像LOW了点儿,跟人家刘楠一对比我还趴地上爬呢,但是,我也干了不少正事儿啊!
我的第一件正事儿就是这个妞,哦,对了,说明豆角中毒不深,没影响到她。她现在思路清晰,比我情商高多了,人家问:你、妈妈还有姥姥谁最漂亮啊?她指着自己乐得跟朵花似的,人家问第二遍的时候,我回头盯着她想听听她还会这么说么?最后她看着我的眼睛真诚的回答:妈妈最漂亮!哎呦喂,都会拍马屁了,这也是智商啊!对吧。我还是培养了一个不错的小棉袄的,嘿嘿,真给面儿。
第二个正事儿就是思维导图吧,这个事儿还是得拼一拼。
再来说一个跟前面内容不相关的事儿,刘楠在奇葩说里说过她当了总裁也总在被问“请问您作为女总裁是怎么平衡家庭和生活的呢?”而男总裁们被问的总是“公司打算向哪个方向发展 下一步什么规划”。
我特想知道这个问题为什么提的这么不公平,在提倡男女平等的中国,你怎么不问问那些男总裁,怎么平衡家庭和生活的?我想,把家庭和生活截然分开的不在少数,而且身份不限于总裁们。爸爸的缺席是常态,可以理解,妈妈的缺席是变态,无法理解,这什么道理?!
这个社会好像不太正常。爸爸妈妈都需要反思。妈妈需要反思自己的价值,而爸爸需要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作用,要参与孩子的教养和成长。
我想说啥呢?全职三年是我自己的选择,没工资穷的要屎也是得到了全家人支持的,那么就欣然接受,如果你是不得不回到工作岗位上面的职业妈妈或者说你热爱工作不想脱节,那就果断些适应这个节奏,掌控好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不被生活所累,安心地想囿于尿布、厨房和学前班,那也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心理平衡点,安心快乐地享受过程。
我并没有虚度这三年的育儿时光,把小宝亲手带大我心满意足,我也没把自己扔坑里等着跟社会脱节。
嗯,超级盼望九月一号的到来,宝宝上了幼儿园,我就彻底解放了,我到时候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自己待一待,看看电视,然后上班,然后接孩子上下🤔学,然后继续柴米油盐的生活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