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是士族门阀社会。士族门阀是可以和皇权抗衡、甚至某种程度上压倒皇权的一种力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很长一段时间,天下的权力、财富、名望主要集中在崔、卢、王、谢等几个大姓之中。
到了唐初,士族门阀依然具有很大影响力。当时流行“五姓七望”的说法,“五姓”指的是崔、卢、李、郑、王,“七望”指的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里既有传统大姓,比如崔卢郑王,也有新兴大姓,李。虽然李是国姓,但在唐初,其影响力却远不及崔、卢等传统大姓。)
士族大家如百尺之虫,在乱世纷争中,虽然从权力的高坛跌落,但累世积淀的名望还在。他们常常以门第自矜,不与寒门通婚,即使迫不得已要通婚时,也一定要索取一笔巨额财资。(按当时习俗,两姓通婚,门户低的要给门户高的一笔钱,把门第垫高,俗称“陪门钱”。)
对此,李世民很是看不惯,他要改变这一风气。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李世民下令修订《氏族志》,将皇室李姓列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将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降为第三。然而,当时魏征、房玄龄、李勣等显赫大臣依旧热衷与山东士族通婚,并对他们给予帮助,山东士族威望并没有实质性衰减。
真正对山东士族造成致命一击的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的修订《姓氏录》事件。
《姓氏录》虽说是高宗下令修的,但幕后主导者是武后。武后在走上皇后之位前,没少受到大臣们“出身低微论”的打击,伤得不轻。在摆平长孙无忌等一干人之后,武则天就动了修改氏族谱系的念头。为此,她指使许敬宗等人向皇帝提议修订《姓氏录》。
新编《姓氏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许多寒门因军功得五品,或入仕得五品,都被列入士族之中。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而门阀士族虽然在《姓氏录》中依然有名,但他们不得不与昔日的下流寒族并列,实际上是降低了他们的等第。
武后重修《氏族志》,以现实中官位和勋位的高低为基准,打破了原来炫耀门第出身的排序。于是,一支有别于关陇和山东士族的新兴寒族势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社会进步角度论,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