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听到过一种声音说,那年将会是移动互联网的元年。
那一年,原本走路上下班的同事都会用滴滴打车,因为奖励的代金券扣除车费后,还能赚几块钱。
所有人都在莫名其妙,这些新冒出来的所谓「互联网公司」要干什么,做慈善吗。
就像面对后来的慈善家拼多多一样,人群还没有意识到,那时危险已经开始来到身边了。
2021年,我又从一些做餐饮的朋友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数据。
美团外卖,提取的佣金是他们商品售价的30%。
餐饮业是众所周知的辛苦,利润率也是众所周知的在50%左右,被抽佣后剩下的利润,实在很少。
但如果不上美团,就连这少得可怜的利润,都别想挣到了。食客们会点其它同行的外卖,到头来竟颗粒无收。
不是每个人都要开饭店的,但几乎每个人都要打车。
现在马路上,在街边伸手拦车反而难有成功了,有时候网约车就停在眼前,也要掏出手机,老老实实的重新下单。
可网约车司机们,被滴滴高额提成抽走利润后也是收入微薄,不用滴滴也是接不到单。
司机很累,饭店老板很累,消费者也没有少花钱。
原来起初的故事早已经反转,并不是发达的网络信息中介服务,促成了原本没法达成的交易,就一定对被连接的甲乙方是好事。
当中介用低价的倾销,挤占市场的主体地位,压倒传统的实体渠道,成为巨大的怪物时,先前被当做彩虹桥、任意门的信息桥梁,就变成了贪得无厌的信息屏障、拦路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