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平教授跋《汉永寿三年残碑》

金石学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金石学经历过三次浪潮,即宋代、清代乾嘉时期、晚清民国时期,此三个时期均出现了大量推动金石学蓬勃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奠定了我国的近代考古学,同时将金石、碑学融入书法、篆刻艺术。

而金石题跋,则是金石学中重要的表现形式。

金石题跋是在拓片的基础上,将历史、艺术与书法相结合,通过艺术家丰富的表现手法和高深的艺术修为所创作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下面,将为大家展示暨南大学陈志平教授题跋的《汉永寿三年残碑》。


陈志平教授跋《汉永寿三年残碑》

释文:

右桓帝永寿三年残碑,一九三三年出土于洛阳,《希古楼金石萃编》有载。余为铭曰:“璧以完称,碑因泐贵。汉石其嘉,颜曾何晦。粲矣儒术,废柂大备。古质天然,千古无对!”此拓今归吾棣缵堂王绪豪,因属故书。己亥夏于暨大,陈志平。


陈志平教授

书家简介:

陈志平,湖北鄂州人,美术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教授、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美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应邀在日本京都花园大学访学一年。

陈志平教授长期从事书法研究,在《文艺研究》《文献》《中国书法》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基于〈墨池编〉的古代书论文献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宋代书家丛考》以及广东省社科基金《明清时期岭南书家群体研究》等课题,出版专著《黄庭坚书学研究》《陈献章书迹研究》《书学史料学》《北宋书家丛考》等。

其中《黄庭坚书学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一书先后获得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类一等奖(2006年)、教育部2009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艺奖。《北宋书家丛考》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类”二等奖,《笔中有诗—论文学因素对黄庭坚书法的影响》获得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

书法创作以行草书为主,作品入选“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各级各类重要展览并被海内外多家文博机构所收藏。曾策划“七博士书法展”“明烛天南—青年学人书法展”“书可以群—全国中青年学人书法展”等。


局部欣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456评论 0 18
  • 在前面的篇章里,我已经谈到,《燕然山铭》的发现,在文献学上的价值,不在于找到了前所未知的著述,而是目睹了更加原始的...
    卫校一七药二阅读 982评论 0 20
  • 陪伴孩子洗漱准备睡觉,看着逐渐长大的孩子,恍惚间自己也是个孩子的时候,感觉时光如水,不经意间已为人父。30多...
    雨夜1978阅读 231评论 0 0
  • 我觉得我目前还是以弱势心态为主,在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强势心态中。以前,从我父母那里得来的都是弱势心态,把自...
    甘恩阅读 193评论 0 1
  • 与友到山里走走,山里树多草多,偶遇一群羊,和羊的主人还有它们的保镖黑豹。他说,平日里鲜有人来这边,很寂很孤。又反问...
    郑皖汝阅读 28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