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于高考、念书、以及教育的看法

        昨天去母校(湖中),遇到了小学老师在采风,就打了声招呼,和他聊了会儿。从念高一到现在,快十年了。可能是由于他的职业敏感吧。下午他给我发了条信息,问我对高考的看法。

        我觉得高考对个人来讲,是一种很难忘的经历,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一次好机会、好途径,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对于国家而言,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机制,和古代的科举考试没有本质的区别。

        很多人说高考有很多加分政策,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可以参加补习班等等,好的高校各省份招收名额也不同,事实情况也是这样。据我了解,名校里普通家庭的小孩比例越来越少。 不过呢,我表弟没怎么上补习班,家境也很普通,家教比较严格,高考考了全校第一名,全县第二名。

        也有很多人吐槽高考制度,吐槽各省分数线不同,加分政策等等。

        我认为就高考考试来讲,是公平公正的,高考的存在利大于弊。

        目前的教育有很多的弊端,很多人对此抱怨,可是除了高考,还有谁想的出更加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呢。

        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通过努力考上好的学校,享受好的教育资源,以此改变命运。我身边太多这样的例子了。

        如果没有高考,普通人家的孩子连这样公平、公正的机会都失去了,就更加难以和资源较好的小孩比拼。

        一件事情的结束,也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始。

      考上了好的大学,只是进入了一个好的环境,好的平台,还是要继续努力才行。即使高考失利了,还有机会弥补。不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认为人们不一定都要参加高考、上大学,条条大路通罗马(但一定要持续保持好学的心态,活到老,学到老)。

        有的人喜欢念书,善于念书;有的人却讨厌念书,但又善于交际,沟通。社会是看能力,看作品,看成果的,学历是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也不必过分看重。

        都9102年了, 我不赞成读书只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况且,现在有很多培训机构交个几万块,培训半年后,入岗也有七八千块一个月。

        晚清重臣曾国藩认为,读书有两个作用,第一,要明志,树立远大志向。第二,学个一技之长,养家糊口。曾国藩是读书考科举,然后做了官,却不认为人是要为了考取功名而读书。

        曾国藩二子(曾纪泽)曾经和他老爹讲,“我不想念书。”

      曾国藩他弟弟曾国筌听完,简直鼻子都要气歪了。但是,曾国藩并没有生气,就问他儿子:“为什么?”。

        他儿子说:“我不想为了考科举而读书。”又借着说:“我想念自然科学,学英文”。曾国藩后来同意了,并且帮他儿子找了好老师。

        台湾作家龙兴台在书里有对她亲爱的安德烈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认为念书对我个人的意义有两个重要的点。第一点,使得我有了知识,有了文化,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第二点,让我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我认为人应该要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团队协作配合能力,管理能力等等软实力,这些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飞多高的关键。

        而这方面,学校教育做的太少了,多数学校家长太重视学生的分数,忽略了小孩的兴趣爱好、情商、财商的的教育、培养,以成绩做唯一评判标准。

    (当然啦,很多做父母的不懂,压根也没这方面意识,也不能怪他们,他们从小灌输的思想就是如此。)

        如果我回到十年前,我会拼命刻苦学习,不多想其它的,好好备战高考。因为好的学校能够获取的资源真的完全不同!

        读书关键是要靠自己,不过有个好的家庭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姑嗲嗲以前是县长,家教严格,两个姑姑都上了大学,一个在省教育厅工作,一个在大学教书。他家里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大孙女从小就喜欢看书,到哪都带本书,成绩中等偏上。初中去美国参加计算机比赛还拿了奖,目前在美国念高中。

        很多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小孩身上,一边要小孩好好念书,做功课,一边又自己坐在牌桌上,或者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剧,抱怨小孩念书不努力。特别是爷爷奶奶带小孩,这种情况,乡下太多了。(也不能怪他们,他们真的不懂。)

      对于这种现象,我常常感到有些可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 来 缘 去》 高 尚 笑 上小学一年级时,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高德荣老师,既是我的语文...
    高尚笑阅读 4,361评论 0 9
  • 1 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 2 拔草两小时,腰酸大半天 3 回想一下两天前的一个小时,至今仍充满了感激。 我发给钱老师...
    褚庆洋阅读 3,619评论 0 0
  • “对皇后娘娘的心动始于何时呢?我也记不清了。大概是一见钟情吧。” — 明正3年,我入宫了。 新帝刚刚登基三年,这是...
    今天不加班啦阅读 3,157评论 0 1
  • 本篇来源于2019年6月9日,网易读书群里,我做的分享。 今天要分享的是我的读书历程:两个主题,自觉,自律 可以由...
    优爸_IT_海口阅读 3,315评论 0 1
  • 日复盘,让你的成长可视化 亲爱的牛人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呀!我是林燕子,一只想不出声就能被更多人认识的燕子。 说来也...
    林燕子个人成长教练阅读 2,454评论 1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