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纷纷扰扰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客户心理预期的问题。就我了解,一些公司根据用户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来测算其接受能力,满足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利润率。在传统领域,也存在类似的逻辑,比如阶梯定价,大同小异。公允的说,我们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却不自觉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享受权益——比如促销让利补贴的——时候,默不作声,承担部分义务、哪怕可以承受的义务,就会反馈投诉,感觉受到了欺骗。其实,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扮演着两个角色,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一个平衡的商业生态里,没有绝对的公平。当你享受滴滴打车,高效便捷的同时,就不要过分苛责他的偶尔溢价,当你抢购去哪儿的廉价机票,就要做好被误机的心理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师法自然,一切自有度。
2018-01-0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