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ava编译和运行命令
运行“java Scut”;
运行“javac Scut.java”的输出文件是Scut.class
2.jre 判断程序是否执行结束的标准
main()函数即主函数,是一个前台线程,前台进程是程序中必须执行完成的。
后台线程:指为其他线程提供服务的线程,也称为守护线程。JVM的垃圾回收线程就是一个后台线程。
前台线程和后台线程的区别和联系:
1、后台线程不会阻止进程的终止。属于某个进程的所有前台线程都终止后,该进程就会被终止。所有剩余的后台线程都会停止且不会完成。
2、可以在任何时候将前台线程修改为后台线程,方式是设置Thread.IsBackground 属性。
3、不管是前台线程还是后台线程,如果线程内出现了异常,都会导致进程的终止。
4、托管线程池中的线程都是后台线程,使用new Thread方式创建的线程默认都是前台线程。
3.多态问题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意思编译时候,看左边有没有该方法,运行的时候结果看 new 的对象是谁,就调用的谁。
4.在Jdk1.7中,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与联系
接口(interface)可以说成是抽象类的一种特例,接口中的所有方法都必须是抽象的。接口中的方法定义默认为public abstract类型,接口中的成员变量类型默认为public static final。另外,接口和抽象类在方法上有区别:
1.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2.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非抽象的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必须都是抽象的,不能有非抽象的普通方法。
3.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访问类型可以是public,protected和默认类型
- 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静态方法,接口中不能包含静态方法
- 抽象类和接口中都可以包含静态成员变量,抽象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类型可以任意,但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
-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二者在应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接口更多的是在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发挥作用,主要用于定义模块之间的通信契约。而抽象类在代码实现方面发挥作用,可以实现代码的重用,例如,模板方法设计模式是抽象类的一个典型应用,假设某个项目的所有Servlet类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权限判断、记录访问日志和处理异常,那么就可以定义一个抽象的基类,让所有的Servlet都继承这个抽象基类,在抽象基类的service方法中完成权限判断、记录访问日志和处理异常的代码,在各个子类中只是完成各自的业务逻辑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