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则》——分歧不是沟通不良,而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

最近看了瑞达利欧的《原则》,作者在书中用了神经科学、心理学的知识解释了造成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差异的原因,其实是生理性差异。

由于我们的大脑存在固有差异,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也存在差异。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分歧不是沟通不良造成的,相反,是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沟通不良。

知道这个原因后,对于之前不能理解的一些行为就能看得更清晰了。比如工作中,你跟有的同事讨论一件事情时会发现,他跟你关注的点根本就不一样。你跟他讨论总体目标的考核方案,他偏要扯到二级分目标的考核方案,然后一直在这一个层面跟你纠缠,并试图让你接受他的观点。

之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会很气愤,觉得他这种人明明搞不清状况却还要干涉、带偏别人,真是没有自知之明,觉得他是不是故意针对我?

现在弄清了原因之后,就知道了他出现这样的行为其实是生理问题造成的,只是因为他的大脑思维更加容易关注细节,而关注不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和全局。

这样的人通常是任务导向性,适合做执行层面的事情,不适合做创新性的事情,以及需要从全局性出发,制定长期目标和展望蓝图的事情。换句话说,这类人只适合当底层员工或者做技术类的事情,不适合当领导和艺术家。

对于有的人,一件事情怎么都跟他们解释不通,这是因为他们的头脑构造决定了他们欠缺基本的逻辑。所以现在知道他们的这些不合情理的行为其实是由于生理原因造成的之后,我也就不会跟他们在一些跟他们说不通的事情上面死磕了。因为一个人是永远无法理解超出他们大脑运行方式的问题的。

当我们了解到这一点后,现在沟通中再遇到这些类似问题时,我就能够相对淡定地应对了。

既然知道了他们依据自己的大脑运行,只能得出这样的结果,而我们又无法改变他们的大脑构造,那么何必再浪费我们的口舌呢?而且在我们觉得他们离谱的时候,其实他们也同样会觉得我们离谱!

人和人的差异就是这么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生理上的差异。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跟我们有相同的思维方式,唯一的相处方式就是相互理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