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冷门秦朝的秤砣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西元前221年,也就是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将王贲率军直捣临淄,齐王田建不战而降。(要说啊,打也没用。)到此,战国七雄仅存其一,千秋万载、一统江湖的秦国梦(或者叫“秦王梦”)就实现了一半了。

从此,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嬴政同志为中心的秦帝国周围,开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譬如修长城、修驰道、修骊山陵墓等等。在这伟大的事业中,很多同志由于自身体质差,再加上缺乏锻炼,竟然出现了过劳死。(唉!这素质,简直辜负了秦始皇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嘛!若泉下有知,知道始皇帝每天要批阅120斤竹简,他们也会对有这样辛劳的领导人感到高兴。纵做鬼,也幸福啊。)

为了便于统治,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就成了秦朝的基本国策。统一度量衡,就是给尺子、秤砣、升斗定出国家标准。为此,帝国颁下诏书,晓谕全国臣民。刻有诏书的青铜板子,就被称为“诏版”。

(图:秦诏版拓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廿六年,皇帝盡並

兼天下諸侯,黔首

大安,立號為“皇帝”,

乃詔丞相狀、綰,

法度量則,不壹、

歉疑者,皆明壹之。

翻译一下,就是说:廿六年,秦王全部兼并了天下诸侯,老百姓都很安定,(“王”号废弃,重新)立号为“皇帝”。皇帝就下诏给丞相隈状、王绾,让他们规范长度、容积、重量的标准。那些不一致的,或者有疑问的,就拿定出的标准去统一它们。

下面就看一下制定出来的标准秤砣(古称“秤锤”为“权”)。

(图:1956年山西省左云县出土的秦代铁权)

这个铁权,高19厘米、底径26厘米、重32.5千克,是现在知道的最重的一个秦代的秤砣。没膀子力气,要想在秤杆随意拨动秤砣,那也不容易啊,更别提要拿它要结果谁的性命了。铁权上面,有40字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其内容和上面的诏版是一样的)。

再看一个小点的。

(图:秦八斤铜权)

这个铜权,高5.5厘米、底径9.8厘米、重2053.5克。铜权表面,除了有40字的诏书,还有表明自身分量的文字:“八斤”。换算一下,秦时两斤差不多是现在一斤。(所以,秦始皇每天看的竹简,按现在的单位就是30斤。)

再看一个秦二世时期的秤砣吧。

(图:秦大騩铜权)

大騩铜权,高5.9厘米、面径8.6厘米、底径9.9厘米,重2300克。它是一个八棱体,底部是平的,中间是空的,上面中间有跟横梁。大騩,应该是地名,网上的资料是,在今河南新郑县西南。

(图:秦大騩铜权铭文)

大騩铜权上的铭文,除了“大騩”二字,还有两道诏书。一道是始皇帝廿六年的40字诏书(呈两列书写),另一道是秦二世元年的诏书(呈三列书写)。

二世诏书文字如下:

元年,制詔丞

相斯、去疾,法

度量,盡始皇

帝為之,皆有

刻辭焉。今襲

號而刻辭不

稱始皇帝,其

於久遠也,如

後嗣為之者,

不稱成功盛

德。刻此詔故

刻左,使毋疑。

如果要和图片对着看,还麻烦您转动一下自己的手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
    皇氏三墳阅读 1,294评论 2 23
  • 一、Maven简单介绍 Maven是一个项目管理工具。强大,但是很容易使用。 二、Maven的组成 一个项目对象模...
    傲娇的呱太君阅读 50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