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拥有任何东西,甚至连你的想法与身体也不属于你;它们绝大多数是你无法掌控的,你必须慈悲地关照它们,一切事务皆受制于无常,而非你对它们的意愿。今天看到这句话觉得特别有感触
老爸发生脑梗并非完全偶然,只是他自己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走到这一步,现在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再后悔也无法挽回。他是个极自信又随性的人,工作时由于总是加班写文件,养成晚睡习惯,退休后没事也总是熬到凌晨4点才睡,严重的糖尿病心脏病,却不肯好好控制饮食,别人劝说也从来不听,终于导致他自己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在他发病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妈妈、我先生和我无不心力交瘁,虽然现在老爸病情终于处于稳定状态,我们也基本适应,但我们都明白这不过是持久战的开始。
这里想说的是老爸住院时的一段经历,由于大面积脑梗,病情特别严重,治疗及初步康复疗程住院整整3个月。因为时间超长,同房间病友换了一批又一批,有教授、司机、大企业高管、离休干部、杀猪卖肉的、公安干警……一个病房就是一个小社会,外面的人生故事迥异,各自精彩,到了这里似乎殊路同归。
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在我们住康复病房期间,留意观察了一下,三十岁到四十多岁的中年病友几乎占1/3!脑梗啊,什么概念?脑部损伤后或多或少都会失去自理能力,一个40出头的小语种翻译,已经康复治疗近一年时间,还是脸面歪斜无法自己走路,他说之前看到路上那些中风的病人,总觉得那是别人的事,离自己很遥远,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也会中枪。原来收入不错,妻子不上班,但目前情况……每天他父母和太太轮流来看他陪他,单独看人都不错,其实婆媳矛盾严重,他母亲觉得儿媳给他花钱太过算计,钱全都被捏在他老婆手里,来照顾他也不够勤,但若从那媳妇的方面想,他们还有上中学的孩子啊,目前经济基本处于只出不进的状态,将来还不知怎样。每到周末会有个信教的朋友会来,带着他一起坐在病房一个角落,一句一个“阿门”地做祷告。这时大概只有上帝能抚慰一下这无望的灵魂吧。
总是看见一个七八岁长得像个小外国人的漂亮女孩在走廊跑来跑去,后来才知道她三十多岁的妈妈脑梗住院,那年轻的妈妈剪了男孩一样的头发,虽然脸上表情稍显木然但依旧清秀好看,偏瘫并几乎不太会说话,头脑反应也很偏执,老公每天下班都会来陪她锻炼一会儿,听她老公说她原来是个多么聪明能干的女人,发病前几天可能工作太累了……
临床还住过一个不到40岁的男人,超过一米九的高大身材,据说有过篮球运动员经历,听说上海的康复水平更好些所以特地从北京转过来,间或来看他的朋友个个是吸睛的高大帅气,太太是某跨国集团亚太区经理,周末会飞过来陪他,看她瘦消的身材去支撑这样魁梧的丈夫,实在是……他说患病初期,曾经试图自杀。
一个东航的厨师30多岁,在这些人里属于病情很轻的,只是左手不能动,还是可以姿态不太优美地走路的,但工作肯定是不成了。一次我听见他年轻时髦的太太在走廊跟人聊天“千挑万选找了他,谁能想到现在却是这样……”
康复医院地处淮海路最繁华地段,病房窗外就是著名的时尚地标iapm环贸中心,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闪烁,病房里却已渐渐安静,八点钟该是休息时间了。那个充满诱惑的繁华世界,跟这里无关。
早在老爸发病之前,曾看过一个拍得相当好的法国影片《爱》,是讲述一对八旬老夫妻在妻子中风后的生活窘境,虽然影片重点是体现两人平实而深厚的爱,但真正使我为之动容的是那种疾病对人身心的折磨和摧残,以至最终选择的无奈。看后心里堵了很久,当时觉得这恐怕将是老龄化社会难解的问题(后来才知道中风并非只属于老年人)。谁知此后不久,这个问题就降临在我家头上,好在父母可以跟我住在一起,我是自由职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更多地照顾父亲,这一点是老爸的福气。
脑梗,即脑卒中,目前中国的发病率是世界第一,除高致死率外,还具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中青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正值盛年的残疾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无常才是常,任何时候请记得好好照顾自己,珍惜健康,这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