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是由于脊柱受到外力打击,导致脊椎骨折,进而引起脊髓受损。此外,脊髓损伤也可能由非创伤性原因(如感染、血流不足和肿瘤)引发。这种损伤会导致损伤节段以下肢体严重的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伤害,还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脊髓作为连接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的通道,负责将大脑的命令传递到身体各个部分。因此,当脊髓受损时,受影响的功能主要包括运动、感觉、本体感觉以及平滑肌和横纹肌的活动。具体症状可能表现为四肢瘫痪、感觉异常或减退、疼痛、大小便失禁、体温失调以及心理障碍等。
在康复阶段,重点在于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这包括基础护理,如预防褥疮、肺部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防止关节挛缩,通过正确的体位和被动运动来保持关节的活动性;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帮助患者逐渐实现生活自理;以及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脊髓损伤的康复过程可能漫长而艰辛,但只要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就有可能实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