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北京的蓬勃发展中,北京市妇会始终以引领、服务、联系妇女群众为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女性组织的责任担当。从抗击疫情的逆行身影到乡村振兴的创业先锋,从科技创新的前沿突破到家庭文明建设的温暖实践,北京市妇会精神正化作千万女性的奋进力量,推动着首都乃至全国的妇女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一、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巾帼力量。北京市妇会始终将政治引领放在首位,通过"巾帼大宣讲"、"红色家风传承"等活动,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妇女心中。在庆祝建党百年活动中,组织万名女性重走"红色地标",开展"党的女儿话初心"系列访谈,让红色基因在妇女群体中代代相传。这种精神传承不仅增强了妇女的政治认同,更激发了她们投身新时代建设的热情。
二、创新服务模式,赋能女性成长。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北京市妇会率先推出"数字巾帼"培养计划,联合头部企业开设直播电商、大数据分析等课程,累计培训女性超10万人次。在朝阳区建立的"女性双创空间",已孵化出300余个女性主导的科技项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针对传统行业女性晋升瓶颈,妇会推动建立"技能认证+管理培训"双通道发展体系,使制造业女性管理者比例提升18%。
三、构建健康网络,守护女性福祉。在健康服务领域,北京市妇会创新实施"智慧健康女性"工程,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职场女性压力指数,联合三甲医院开通心理援助绿色通道。针对产后抑郁筛查覆盖率不足的问题,开发AI情绪评估系统,已在16个区试点应用。更值得称道的是,建立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已动员5万名低龄女性参与社区服务,形成跨代际支持网络。
四、推动家庭建设,弘扬文明新风。面对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挑战,北京市妇会首创"流动儿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在通州等郊区建立30个"候鸟驿站",提供课后托管、亲子阅读等服务。针对双职工家庭负担,推广"家庭事务清单"制度,将70项家务标准化、社会化,使女性从繁重家务中解放出来。开展的"最美家庭"评选,涌现出航天工程师家庭、非遗传承家庭等新型典范,引领首都家庭文明新风尚。
五、拓展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北京市妇会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主办"一带一路"女性创新论坛,成立跨国女性创业者联盟。在冬奥服务保障中,组织千名女性志愿者开展多语言培训,打造的"冰雪玫瑰"服务品牌获得国际奥委会表彰。更通过元宇宙技术建设"北京女性发展馆",以数字方式向全球展示中国妇女事业成就,发出中国妇女声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市妇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团结带领首都妇女群众书写新时代的巾帼华章。从构建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到打造她力量融媒体平台,从支持乡村女性电商发展到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北京市妇会精神正转化为推动妇女全面发展的强大动能,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半边天"力量。这不仅是首都妇女事业的进步,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性别平等实践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