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时间关系,12月只完成了七月一班的主题作业,进入2022年,这开年第一篇,那就写我领域内的吧。
之前在简书分享了不少造景知识,这次就来点新鲜的——分享5款适合新手饲养的热带鱼,想必能圈一波关注。
TOP1 斗鱼
斗鱼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我国分布着两种,一种属广布性的圆尾斗鱼,另一种分布于南方的叉尾斗鱼。
叉尾斗鱼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以华南地区最多。栖息于水沟、池塘及稻田等小型静水水体中 。叉尾斗鱼的习性和圆尾斗鱼差不远。由于它们的美丽,中国斗鱼在西方观赏鱼界名气响当当,被冠以“天堂(Paradisefish)之名。
圆尾斗鱼分布于长江、黄河水系,可耐10℃以下的低温 。
市面上主要是泰国斗鱼,原产地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以前看到一些小商贩将斗鱼装进一个个的小容器里售卖,看着真造孽啊。
斗鱼具有辅助呼吸器官,能直接利用空气进行体内交换,在水族箱内溶解氧气偏低时亦能生存。故斗鱼也是热带鱼中的小强。
斗鱼样貌优雅,色彩艳丽,但这种鱼天生好斗,只要一开“战”,就会变得无比凶狠,一定要决出胜负不可。
在野外,尤其是在繁殖季节,打斗更为激烈。因此斗鱼并不适合与其他热带鱼一起混养。
斗鱼是热带鱼中的超级奶爸
雄性斗鱼到了繁殖期,会用口中的黏液包住从水面吸入的空气产生气泡, 再从嘴里吐出筑巢。用黏液包裹出的斗鱼气泡既不容易破碎也能很容易地相互黏附在一起。斗鱼巢由数十个气泡组合而成,一般直径为10厘米左右。虽说是巢,可看上去就是一个气泡团,让人觉得它们似乎一下子就会破掉,可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巢很结实,四五天都不会破。斗鱼卵在一两天内就会孵出,而它们的巢又是筑在没有水流的地方,这样的巢够用了。
等到筑好了巢,雄鱼的颜色愈加艳丽,为了招来雌鱼,它们跳起舞,并尽量把自己大大的尾鳍展开, “兴高采烈”地围绕着雌鱼游动。作为这个舞蹈的高潮,它们还会进行热烈的产卵行动。雄鱼用大大的尾鳍裹住横卧的雌鱼身体,紧紧地抱住雌鱼。雄鱼紧紧地拥抱着雌鱼,每一次将会有3~30粒卵子产下。每粒卵的直径约1毫米,呈球形,漂浮在水中。卵产出后,雄鱼就会飞快地将其衔到嘴里用黏液包住并黏到泡巢上。然后从巢下面再粘贴气泡上去,将卵包裹住。雌斗鱼最多能产卵300枚左右,这期间,为了使雌鱼产完卵,雄鱼会反复跳着热烈的舞蹈,和雌鱼一起舞蹈。产卵全部过程要花1~2个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雄斗鱼要反复五六次跳求爱舞和拥抱,因此,斗鱼的产卵被认为是非常热情的 。
有趣的是,一旦雌鱼产卵完毕,雄鱼就会立刻赶走雌鱼,自己来把巢和卵守护好。1~2天后斗鱼宝宝就开始从卵中孵出。刚孵出的斗鱼宝宝不会游泳,会先在泡巢里悬挂3天左右。由于气泡表面具有黏性,只要斗鱼宝宝不闹腾,就不会从巢里掉落出来。在这段时间里,斗鱼爸爸有时会修理泡巢,有时会用鳍送水到卵中,当斗鱼宝宝从泡巢里掉出来的时候,斗鱼爸爸还会把它们捡起来,这样的工作,斗鱼爸爸一般会延续到孩子们学好游泳 。
斗鱼是属于杂食偏肉食性的鱼种,因此可搭配喂食多种饵料,尽量不要让斗鱼的食谱过于单调。通常人工干燥饵料营养成份齐全且干净卫生,是大多数人饲喂斗鱼的必备饵料;为适应斗鱼水上层活动的习性,最好选浮水性饲料,若能间隔投喂新鲜的活饵,如丰年虫、孑孓、丝蚯蚓、水蚤等,;可使斗鱼体色更加鲜艳,同时让您在喂鱼的过程中尽情享受鱼儿摄食的乐趣,但由于这类饵料大多带细菌而易于给鱼只染病只能做为斗鱼口味的调剂品,投喂时一定要经过漂洗,每次投喂量能在5分钟内吃完为度,投喂一次即可。
高颜值、争强好斗、为爱筑巢,这样的鱼儿你喜欢吗?
TOP2 红绿灯
红绿灯鱼是草缸的最佳伴侣,它们鲜艳的体色在水草丛中游动,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红绿灯鱼,也叫霓虹灯鱼,这种鱼最初产自亚马逊河支流一带,在秘鲁、哥伦比亚、巴西等地也有其分布。红绿灯鱼的鱼体上笼罩着青绿色的光彩,从鱼头到鱼尾能看到一条颜色较为鲜亮的蓝绿色带,鱼体的后半部分,在蓝绿色带的下方另外还有一条红色带,鱼腹呈现为蓝白色。红绿灯鱼全身上下由红色带和蓝色带贯穿,在灯照之下熠熠生辉夺人眼目。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红绿灯鱼自身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色带的颜色时而变深时而变浅。因为拥有极其艳丽的体色,红绿灯鱼在广大热带鱼之中获得了“皇后”的美誉,是最受鱼类爱好者们喜爱的热带鱼品种之一。
红绿灯鱼在野外主要栖息在南美洲索利蒙伊斯河的黑水域和清水域,其栖息地为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多雨。温度在20℃~26℃之间,pH5.0~7.0,GH1~2,最好软水饲养。
红绿灯鱼性格温和,胆子也较小,如果混养切记不要混养燕鱼和大型鱼,以免出现问题。
红绿灯群游效果俱佳,大量饲养可以观赏到鱼群整齐划一的游动姿势,类似于海洋中的小型鱼群,在感受到威胁时会聚集。因此红绿灯也受老玩家喜爱。
这种鱼喂普通热带鱼饵料就够了,注意不要一次性喂太多,否则容易造成水质污染。
TOP3 孔雀鱼
这种鱼我就不多做介绍了,养过的人挺多。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沟渠中,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能耐受污浊的水体,具群集性。分布广泛。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
孔雀花鳉作为观赏用鱼引入世界各国。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在人工培育下,孔雀花鳉产生了许多品系,最具代表性的有礼服、草尾、金属、蛇王、蕾丝、银河、美杜莎等品系。
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
野生孔雀鱼吃浮游动物,小昆虫。
对于入门者来说,孔雀鱼是一种非常容易繁殖的热带鱼。这种鱼生下来的是幼鱼,不是卵,所以不是卵生。但是其和胎生的哺乳类动物也不同。其不同点在于,卵胎生的受精卵发育场所为母体,但是其没有通过母体来吸收营养,反而跟卵生动物似的,通过受精卵里面的卵黄囊来维持养分的供应,和母体没有进行交换物质活动。因此,这种鱼的繁殖方式处于胎生和卵生中间,属于卵胎生。这是鱼对生活环境的长时间习惯而形成的一种繁殖方式,母体可以对胚胎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TOP4 玛丽
玛丽鱼,也叫做摩利鱼,学名为茉莉花鳉(Poecilia latipinna)。是花鳉科、花鳉属下的一种观赏鱼。原产中美洲的墨西哥,体色金色的种类称为金玛丽,它的白化种也是体金黄,但眼睛是红色的。玛丽鱼有多种人工选育的变种,包括性状稳定,己成为独立鱼种的黑玛丽,腹部膨大如气球的球玛丽,尾鳍呈叉形的琴尾玛丽等。
跟胎鳉科家族的其它成员相比,玛丽鱼类有2点较特别:一是喜欢硬水,在大多数热带鱼喜欢的微酸软水中虽然能存活,但会不安地躁动,一旦换成硬水,跳跃次数明显减少;二是它们比别的胎鳉鱼更爱吃素,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比较胆小,不适合与别的快游鱼混养。喜欢含盐分的碱性硬水,可同其它花将鳍鱼类混养,为汽水鱼。生活习性玛丽鱼类食性较杂,除喜欢动物性饵料外,还特别爱吃植物性饵料,它们会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所以在水质环境较差或嘴部受伤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细菌导致口霉病的发生。
玛丽鱼体质较强健,比较容易饲养,它们甚至可以忍受10℃左右低温,但并不是说,它们可以在这个极限水温生长良好,长时间的低温环境,同样很容易导致它们受霉菌感染生病,直至死亡。
TOP5 斑马鱼
斑马鱼身体延长而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与银白色或金黄色纵纹相间排列纹路比较有条理。在水族箱内成群游动时犹如奔驰于非洲草原的斑马群,故此得斑马鱼之美称。
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着87%的高度同源性,作为模式生物的优势很突出,这意味着其实验结果大多数情况下适用于人体。常可用于水质环境的监测。斑马鱼也是比较好养的一种鱼。
所谓模式动物,是指科学家对选定的某种生物进行研究,用于揭示某作用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
当然,并不是所有斑马鱼都是这个样子,作为科研与观赏鱼领域两开花的知名鱼类,斑马鱼的品种数不胜数,目前还在人工培育的努力下不断增多。
斑马鱼作为模式脊椎动物的优点
时至今日,一提到无辜的实验材料,我们首先想到的依旧是“小白鼠”,在斑马鱼出现之前,模式脊椎动物的天下一直是小鼠的,但在斑马鱼出现之后,小鼠在某些方面逐渐变得力不从心起来。
相较于小鼠,斑马鱼作为模式脊椎动物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是占用的空间场地比小鼠小,其次是斑马鱼的繁殖能力强大,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斑马鱼的性成熟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繁殖期可以一直持续12个月以上,每周每条词语可产卵200~400枚。
较之小鼠,虽然性成熟的时间差不多,也是在三个月左右,但妊娠期长,每胎产仔数量远少于斑马鱼。
所以光从发育速度和繁殖能力上看,斑马鱼几乎是碾压小鼠的存在。
于此同时斑马鱼还有一个小鼠望尘莫及的天赋——透明!
斑马鱼的整个发育过程,身体都保持着透明的状态,这使得人们很容易观测到斑马鱼体内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过程,特别是免疫系统个体发育方面的资料,这放在小鼠身上是很难获取的。
于是乎,在种种优势下,斑马鱼逐渐占据了脊椎动物模式标本的半壁江山。
如今,国内许多中医学者将斑马鱼应用到了药物筛选方面,毕竟在当今社会下,中药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药效复杂,难以说清副作用。
研究者们发现,与哺乳动物相比,斑马鱼在筛选药物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作为一种完整的动物模型,斑马鱼可以对中药中发挥作用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全方面、深层次地研究,进而实现对中药药效物质进行便捷、快速和高通量的筛选。
只希望斑马鱼的出现能给中医带来新的出路,走出混沌与模糊。
以上就是小M盘点的五大热门容易饲养的热带鱼,你喜欢哪一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