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大栗致自己
抱团取暖.jpeg
前段时间去看了金城武和周冬雨主演的《喜欢你》,也喜欢陈绮贞的《我喜欢你时的内心活动》,才发现爱情就是吃惯了独食的人愿意找一个陪自己吃饭的人,TA可以很会做饭,也可以只懂吃饭。
那时发现感情真得很简单,幸福似乎就在指尖。晚上敲字的时候想着早点睡觉,也是一种幸福的期盼。似乎这种幸福总是很浅也很淡。
有的时候,我们喜欢给自己设定预期的期限,总希望等等,也假想自己作出一番成就之后,会怎样怎样。我曾经在大学写过类似的一句话:才发现曾经为之缱绻的那些,都像凋落了斑驳后的白墙,怎么也找不到原先的悸动。而我恰恰在过去那么奋力的拼搏才能坐在白墙下的青石凳上大口大口地吸收空气。
其实,人是有惯性的。在达到预期目标之后,你实际上并未获得预期的快乐或者成就感,因为我们总是过高地估摸未来。把快乐或者念想都留给了将来,而这又需要你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浇灌产生。人的生命长度就这么小段,你给了将来五分之一的距离,给现在的注意力又只有五分之一,两两错开之后,你不可避免地在后来又陷入遗憾之中。人总是将眼光投放在别的碗里,就像旅游有的人会说是一个人从自己腻了的地方到另一个人腻了的地方。
如果体会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或者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将来,那么你容易感到不幸福。
那么怎么化解这种不幸福呢?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中谈到:1.增强特权感,改变自己的心态,把做事视为一种特权,而不是责任。2.增强使命感。这样你就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最后,愿生活简单且明媚。
今日推荐书籍:《幸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