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见“惶恐”这个词是在杨绛先生的《老王》中——“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当时不太理解所谓“惶恐”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直到自己讲了这一课,才大概理解到那种诚惶诚恐的孤独引起的“怕”意 ,那是被社会抛弃后的无所归属的恐惧。
然而,我终于见到了“惶恐”。
那天我走上公交车,一如既往的走到靠窗边的位置坐下。望着窗外飘过的雨丝,心里闷闷的,说不出来什么情绪,只是这样望着雨点打在车窗上,像打在脸上,并不感觉疼痛只是凉凉的·········
车子走走停停,不知过了几站,车上的人们上上下下,换了一拨又一拨。这一站,人似乎格外多,终于人们都上车了,吵杂着,陆续向车厢内移动。车还没动,车外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几个人依旧在等车,表情略显焦急。只是那个孩子——双手紧紧的扯着两边的裤缝,一颗瘦小的头颅微微像右边低着,小脸大概被雨打的有些苍白。他站在哪里一动也不敢动,只是感受着眼前那个穿着破烂的老人在一点点逼近他,他的脸前挥之不去的是那个放着几张角钱的脏乎乎的饭盒。我看到了,他的眼睛在飘,希望有人帮他解解围。没有,身边的人一一“远离”。只有他,像被围困的小兽,微微抬头看看眼前这个落魄的乞讨者,又急急的低下,依旧不曾移动,只是双手抓的裤子更紧了。宽大的校服下只能看到他的脖子在梗着。他再次抬头,迅速扫了一下周围的人,然后底下,注视着那个饭盒。然后饭盒又向前推了推,就快碰到他的衣服了,他微微后退,脸扯向一边,饭盒随之而来,他再摆头。只是那只黑黝黝的手总能指挥着那个有些空落落的饭盒灵活的移到他的面前。忽然他又一次抬起了头,眼神在不期意间撞到了我的眸子中···········这一刻车子启动了,车内依旧乱哄哄的,老老少少的讨论着他们热衷的话题中。只有我,脑子懵懵的,沉浸在那个眼神中,有一点惧怕,带一抹疑问,带一丝不解,又有些决绝,似乎还有点纠结·······小男孩的眼睛很清澈,那个眼神很简单,却似乎又很复杂。我来不及抓住那一丝情绪,也不太懂他看我那一眼的用意,甚至不知道我的探究在他又如何解读。就这样,我们彼此消失在对方的世界,留下在我脑海中的只有那个蜷缩的瘦小的校服,那颗躲来躲去的小脑袋,那一束充满疑惑的目光。那是,我看到的“惶恐”。看见“惶恐”(一) - 乐怡默 - 彩色鲲鹏
一路上,我都在思索这样的故事该怎样进行下去,又会怎样进行下去。其实里外,也不外乎两种结局。喜欢大团圆结剧的猜测必是:“小男孩终于羞涩的从裤兜里掏出那邹巴巴的一元,然后轻轻放进了那个在他眼前不断晃来晃去的饭盒里,之后他们还不忘递给对方一个微笑”;或者有人猜测“小男孩倔强的抬起头也走到了另一边,留下那只摆动的饭盒走向新的人群。”除此还有人大概也无所谓小男孩究竟会如何选择,毕竟这一切与己无关。只是,我要强调,这是事实,不是虚构的故事。这是发生在我身边,也会发生的你身边的故事。且不去探究城市、社会的发展状况如何解决这些流浪汉、乞讨者 的问题。我更加关注的是那个小男孩,甚至是他的“惶恐”。不知别人作何感想,就我自己而言,我理解那种窘迫。只是最后我(们)在那份窘迫中逃开了。为什么?是啊,为什么?我想问问那个孩子,更想问问自己。大家都知道“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是这些“美德”在我们心间到底还剩多少是你、你的家人朋友真真实实的做过的。我不深究,你也不必纠结如何回答。想想从我们能懂事起,爸爸妈妈便开始教育我们要学会帮助别人,到了学校我们又学会了一个词叫“助人为乐”。于是这个词我们深深的记下了,甚至连他的意思都能倒背如流。有时候老师说“咱们班里谁谁谁做了好事,帮助了别人,要奖励他一朵小红花”,为了那朵小红花我们甚至不惜冒着撒谎的危险,与朋友商量好实行一场关于“需要”与“救助”的“表演”,终于我们因为“助人为乐”获得了那么多人的赞扬。那时看着班级墙报上自己多了的一朵红花,我们定然是笑着的。那一抹笑是发自心底的,虽然那场“救助”并不是如此必要,但终究我们学会了帮助别人。慢慢的时间被老人们掩藏在皱纹里,被你我藏匿在不断长高的身体里,只是同时,我们变了。变得不像以前那么喜欢帮助别人,变得渐渐远离别人的需要。乃至于,连爸爸妈妈都不在强调,甚至让我们不要多管闲事,偶尔还会拿一些“典型事件”警告我们。至此我想起了沈腾在14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而且那一年高考题都再次强调过这一问题。因此关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话题一度成为了社会民众的行为导向。尤其在中学课堂上,老师们一再要求学生们谈谈想法,说说做法。只是呢?依旧有人被圈困,依旧有人窘迫,有人惶恐。那双手握着裤兜里的那一元钱,都快被抓破了,最终都没有递出去。我们都知道该帮,可我们都害怕帮。不是害怕一元钱付之东流,不是怕少买一根雪糕。是害怕被欺骗,害怕助长不正之风,甚至害怕因为这份善意的帮助换来的是身边的嘲讽和斥责。那样的眼神在飘忽,充满探究,似乎我们还是小时候一样,与弱者分别扮演着“需要帮助”和“救助者”的的角色。如此一来,那双手终于松开了那张钱,也不再蜷缩,干脆大步一迈,混入人群。
然而,我看见了“惶恐”。我依然在探索那个投向我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