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几点睡觉,什么时候睡觉,怎么才能按计划睡觉,仿佛成了家长抓狂头疼的事情。家长们是不是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带孩子外出玩耍,遇见小朋友相见甚欢,都要求多玩儿一会,怎么忍心拒绝呢?去超市看到什么好吃好玩的东西要买耽误时间,似乎也很正常?大朋友聚会小朋友到访,他们没有按时离开,怎么会主动提出让他们走呢?孩子专注于好看的书,心想难得这么喜欢,多看一会儿也无妨?就这样,每一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正常的作息一而再、再而三的颠倒,混乱。而每天早上起来,都像重新作人的模样,义正辞严地对孩子说:“今天你要早点睡哦,不然又影响身体健康了!”之类无效的话,搞得孩子紧张大人焦虑,到了晚上,继续上演同样的故事。
我经常在问自己,为什么说好的时间总是不能兑现呢?看来睡眠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可以牺牲孩子的睡眠来换回朋友的友谊、更多的阅读;看来规律的作息不重要的,因为孩子可以不断挑战权威,不断在试探家长的底线,这又是谁的过错呢?
当我读了《孩子:挑战》中保持规律一章时,我再一次认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它指出规律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房子的墙,赋予生活的界限和范围。没有哪个孩子能在无法预知和无法期待的生活中过得愉快而安逸。规律让人有安全感。稳定的规律能够赋予孩子清晰感,继而产生真正的自由。当孩子感受到规律的稳固时,他们很少会挑战这个底线。
如何做到规律,看起来很难,但这是家长的责任。如果我们将固定时间睡觉的事提前告知孩子,让她参与讨论如何安排晚上的事情及每件事情的最后截止时间,以及没有完成的自然后果,和善而坚定,没有情绪的平静,知道我们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我们要去改变孩子什么,或许一切可以改变。
晚上,女儿照例要去家附近的广场玩。通过计算出门的时间,留出回来的时间,确定实际玩耍的时间,到点准时回家,第一次真正做到预计的最晚时间回来。并且,在外出玩耍之前要求将手书包等所有事情做完,这样提高了她做事的效率,也保证了要事第一的原则,真是一举多得。
到点,关灯,终于实现了。保持规律,我第一次认识到家长坚定的重要性,也是家长对规律重要性的认识。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自律是可以实现的。